此外,通过创建幕墙单元板块吊装机具的模型,通过三维模拟确定其工作路径和工作范围,可以对同一楼层所需的设备数量以及某些区域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预判。如图所示,施工吊机的模拟能够有效地判断出每个区的设备无法直接覆盖区域,同时判断出这些区域可以采用人工拖曳的方式实现最终的安装操作。幕墙施工双层悬吊式工作平台是根据上海中心大厦外幕墙悬空的特殊情况进行的创造性设计。这一平台作为施工人员的操作平台,其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以及对施工效率保障等都非常重要。通过创建双层吊篮BIM模型,并将其放置于项目模型中进行模拟,以确认其所走轨迹与外幕墙的造型精确匹配,同时运行索道及其预埋件不能与幕墙支撑钢架以及将来的内擦窗机轨道埋件相干涉。通过可视化的手段提升了不同专业之间的交流效率。
4.4 幕墙设计、加工、测量、施工联动
4.5 从远大的项目团队进驻现场开始,我们就将大量的精力放在了幕墙支撑结构安装精度控制上,因为这将是保证最终幕墙实施精度的关键。一旦幕墙支撑钢结构偏差过大,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实施难度。通过与业主和总包、机施以及宝钢的无数次会议,对钢结构偏差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最终确定了对钢结构偏差的控制的应对措施,其中核心的部分就是BIM技术的应用。
上海中心大厦的幕墙支撑钢结构由宝钢钢铁负责深化设计,上海机施公司安装实施。外幕墙通过一次及二次转接件与钢结构进行连接,一次转接件直接在宝钢的工厂里预先焊接在钢结构上,随钢结构的施工一起安装。总包钢结构幕墙部的杨志强总监一直要求远大必须实施工厂与现场的联动,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们对现场一次转接件的位置采用高精度的全站仪进行了逐点测量。然后将其整理为Grasshopper能够读取的格式,让其反映在Rhino的平台上,并在软件中设定比对程序,从而快速的判断偏差情况。面对不同偏差,采用参数化驱动的方式,在软件中预先设定好应对措施,例如针对过大的负偏差,需要重新进行二次转接件的设计,以适应偏差调整需要,采用参数化驱动的方法只需将模型中构件摘取出来,并转化为加工图即可,大大减少了偏差响应时间,实现了设计与施工现场的联动。
4.6 BIM在上海中心大厦项目中的实施总结
4.7 通过一系列的BIM应用实施,远大基本实现了将BIM在外幕墙工程中“落地”这一理念,具体应用包括:
1. 实现了从建筑理论到单元加工模型再到构件加工图/数据的无缝链接,保证了最末端实施环节的理论准确性。
2. 实现了设计-工厂-现场的互动,针对不同偏差情况,均落实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上海中心大厦,位于浦东的陆家嘴功能区,占地3万多平方米,所处地块东至东泰路,南依银城南路,北靠花园石桥路,西临银城中路,为上海陆家嘴摩天大楼建设计划最后的压轴工程。其建筑设计方案由美国Gensler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