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中国幕墙网 > 行业资讯 > 新闻正文

“乱价”、“窜货”二批商是罪魁祸首?

来源:中国幕墙网原创  作者:编辑  日期:2018-1-11
页面功能 [字体: ] [ 打印 ] [ 投稿 ] [ 评论 ] [ 转发 ] [ 啄木鸟 ]
  一般在营销述语中: 直接从厂家手里拿货的称为总代理商或总经销商,即一批;从一批手中拿货的称为二批;从二批手中拿货的称为三批;从三批手中拿货的称为四批;现在,由于竞争的加剧,只有及少数利润空间相对较大的产品,才有三批和四批……

  一般在营销述语中: 直接从厂家手里拿货的称为总代理商或总经销商,即一批;从一批手中拿货的称为二批;从二批手中拿货的称为三批;从三批手中拿货的称为四批;现在,由于竞争的加剧,只有及少数利润空间相对较大的产品,才有三批和四批……

  很多厂家、总经销商谈到“二批”就头痛,甚至贬多于褒:他们“高价进,低价出”;他们对促销信息“未卜先知”;他们承担了大量的销售,却常常给厂家找乱子,令厂家爱恨交加……“墙头草”作为二批的代名词,在厂家和总经销商眼中似乎已经根深蒂固了。带着厂家和总经销商的种种疑惑,今天请大家和中国幕墙网ALwindoor.com一起去掀起二批神秘的面纱,解读那些看似“诡秘非常”的现象吧!

  “叛逆”的二批?

  通常来讲,企业与总经销对二批的无奈,很大程度上缘于对二批的不理解,我们的一些观念也是错误的。

  在厂家和总经销商的潜意识中,二批就是自己销售系统中的一部分,进而用自己设计的价格体系和销售政策作为评价他们的标准,如有“违规”,若不“听话”,则举起大棒,或打或罚。

  而实际上,中国幕墙网ALwindoor认为,二批市场是独立的个体,是自成体系的。 首先,二批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和建设自己的网络关系为运营宗旨的,与厂方和总经销商的利益出发点是不一样的。

  其次,二批自身有着复杂的运营规律,很多厂家、总经销商认为奇怪或不合理的现象,在这个体系里都能找到合理的解释,只是厂家、总经销商没有深入探究,或总是按照自己的思维行事。

  最后,厂家、总经销商一般都是通过业务员与二批打交道。在业务员与二批的博弈中,无论在市场的信上,业务员都处于劣势(二批在市场上摸爬滚打多年,很多就是业务员出身)。

  而厂家在潜意识里总认为自己是专业做市场的、自己的业务员是专业能手,比二批懂得多,所以厂家总是相信自己人。因此,业务员对二批的判断成为厂家的判断,业务员的不理解成为厂家和总经销商的不理解,这就是导致误会和错误措施的根源。

  “乱价”的罪魁祸首?

  我们经常听到市场上的二批互相指责对方乱价。业务员也不清楚到底谁在乱价。

  一般的乱价,根源是由返利设置过高引起的(目的是两家二批争夺散户),这时通过调整返利额度或为返利设置兑现条件,就可以防止二批砸返利。

  在一般人眼中,二批的所有商品都是低价进、高价出,其实则不然。二批追求的是总体利润,在他销售的商品中有的利润高,有的利润低,有的则赔本卖,具体息量、个人综合素质,还是在经济由销售对象和市场发展需要而定。

  1.争夺散户导致价格异动。

  比如:老张销售铝材五金铝单板三类产品A、B、C,一般客户,老张都是按低进高出的方式获取利润。

  现在零售店小王电话咨询要材A,铝材正常批发价是30000元/吨。小王平时进货总在老张和老李之间摇摆,于是老张对小王说,我这里有点带促销的货,29000元/吨,小王同意进货后。

  老张又说,单送铝材不方便,给你配点不锈钢铝板吧,小王同意了。于是三样产品打包送去了,虽然啤铝材宜了点,但其他产品多赚了。

  A厂家业务员找到老张,老张当然不承认,反而说老李低价销售。

  那老张会长期低价给小王供货吗?不会的。下次小王再来,老张会说:现在没有促销了,按30000元/吨给你吧,小王已经不好意思再找老李了,只好接受。

  一般这种偶发现象不会影响价格体系,总经销商和厂家没必要对老张采取措施

  2.延长促销期。吸纳新客户。

  有时候,厂家和总经销商的促销结束后,有的二批就拿促销期间的囤货继续促销,当两家争夺客户时,二批会把促销囤货砸进去。

  3.“倒家”的亏本销售。

  每个市场都会有那么几家二批,号称“倒家”,被传得神乎其神,所有的货都敢亏着卖。

  其实是一种假象,是精明的二批故意传递给业务员的信息,实际是施加压力:如果你不给我更优惠的政策,我就低价卖,扰乱你的市场。

  有一种比较“牛X”的二批,他经营A、B、C、D多类产品,当客户以A商品为主进货的时候,他把A商品价格压得明显低于同行,但会给你配B、C商品;当客户以B商品为主进货的时候,他同样把B商品价格压得很低,但会给你配A、D商品,于是造成了他所有商品都低于同行价格的假象。

  而且,他会故意低价向厂方经常关注的H店送货,业务员去的时候他还会热情招待,让业务员看到他生意兴隆的景象。很多厂家经不起这种心理战,主动让步了,而他更有资本进行这种博弈了。

  所有的货都亏本卖,他赔本赚吆喝?谁信!业务员会说,这都是我亲眼所见啊!每个厂家业务员都亲眼看到的,但我们只看到其一,没看到其二,与二批打交道不仅要用眼睛,更要用脚、用脑,能否处理好与这种客户的关系,则要考验厂方人员的耐心和智慧。

  以上“乱价”行为应该是允许的。二批多数都有自己固定的客户群,大多数终端不会因一时一点的差价,而改变进货渠道。而且由于市场信息不对称,偶尔的价格波动并不会被大多数散户知道。

  至于造成多大的影响,那是有夸张成分的,很多业务员没有深入调查就人云亦云。如果厂家或总经销采取了罚或补的措施,情况就会更糟,受罚的一方可能会流失或报复,而受补的一方则可能跟进压价。

  “神通”的二批? 靠“灵通”吃饭

  二批老板通常都比较“活跃”,爱广交朋友。他们在同一市场内一般都有“铁户”,保证本地信息的及时互通,在异地也有几家同行互相通信,更甚至还与总经销商的关系不一般或背靠厂家“大树”。他们善于“拼单” (联合进货),所以有的二批不进货也有的卖。

  当A得到一个促销信息时,会立即联系B,一是求证,二是商议对策。所以当业务员一到B处,B就会把这个信息抛出来,使业务员处于被动:老子有关系,下次你有促销信息你还不赶快告诉我?更别想对我隐瞒!

  二批通常比业务员对市场更敏感,在促销季来临前,他们就会八仙过海似的打探促销信息,有时候确实会比业务员先得到信息。

  即便得到没有价值的信息,他们也会“诈”业务员(掌握谈判主动),比如:“隔壁李老板,一天卖200多件吧?”其实他是想了解李老板的生意状况;“M产品销2000件奖励一部车,你公司现在奖啥?”这是想了解厂家现在的政策。

  面对二批的“诈唬”,有的业务员没经验,或者胡乱承诺;或者将二批的话信以为真,四处传播、求证,结果满城风雨,正被二批利用。

  杂牌卖出高利润

  王某是某区域的二批,为人精明,且有一定实力。鉴于某个小品牌利润丰厚,王某就利用畅销品牌带动这个小品牌,主攻乡镇市场,以代销、高利润获得了支持(很多乡镇终端只要接了货就会尽力去卖),取得了不错的销量。

  更有些“精明”的二批,自己订制杂牌产品,设计外观包装,提炼新颖卖点,利用高额的促销和代销方式,在某些交通闭塞、自己能控制的区域,售价比名牌商品还高。

  以上现象经过二批的主观夸大,业务员的盲目传播,形成了很大的效应:这些人有能力!这些“特殊”的二批群体,有时被厂家看做必须拿下的“活宝”。

  “只见贼吃肉,没见贼挨打。”事实上,很多精明的二批都在杂牌上摔过跟头,毕竟,杂牌也只能蜷缩于闭塞之所,而这样的二批也只是活跃于一隅、身处边缘地带。很多业务员总将“某某二批多么强大”、 “对手品牌多强大”挂在嘴边,实际是为自己销售不力找借口。

  “铁杆”网络水泼不进

  有一个故事,总经销K先生,下乡对Y品牌密封胶铺货。来到L镇的一家便利店,我们刚说几句话,老板就说:“不要,我们有货。”他确实有货,虽然我们比他的进货价便宜,但老板就是不要,他说: “平时都是刘老板给我送(二批),你们以后再来吧。”

  一天遇到几例这样的事情。

  K先生的业务员说,这是刘老板的老关系户,别人送不进去的,以后也别再来铺货了。真是这样的吗?

  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发现了个中缘由:

  1.在我们离开之后,L老板就给刘老板打电话,一是求证,二是想得到更便宜的货;

  2.当时有货,不急于进货;

  3.刘老板送货,把胶枪等一次配齐,如果贸然接了总经销K的货,其他商品的采购成本会增加;

  4.终端对二批有欠款,如果不从二批处进货,就要还款,终端为了能得到周转资金,会尽量从二批处进货,

  5.刘老板能够选准送货时机,知道什么时候该补货,而K的业务员不经常跑市场,选不准时机。这里面最主要的原因是关系不熟,如果多来几次,找准时机,货是能送进去的。但很多业务员浅尝辄止,知难而退,成全了这种不正常的现象。

  正读二批

  多年与二批打交道,才知道,二批是全力以赴地求生存,因为二批之间竞争最激烈,但又无法拿出更多的竞争砝码,于是主要在市场信息不对称、上游业务人员想不到或看不到的地方做文章。

  但是,随着交通、通讯的快速发展(信息更加透明),随着现代终端的快速崛起,随着厂家市场扁平化、业务员经销商化、产品销售区域化的推行和演进,二批的处境变得更加困难了。

  很多企业和营销人员看不到二批在产品销售中的巨大作用,总是把二批看做分享利润的第三者。在营销人员的思维里,企业利润不能少,终端价格不能高,怎么办?

  只有压缩二批利润(殊不知还有很多更好的办法)。于是大企业做直销,小企业做分销,只要有可能,都在抛弃二批(一、二级城市的批发部每年在以10%的速度消亡,这种趋势在逐步向三、四级城市蔓延)。

  面对日益严峻的市场形式及各方势力的打压,二批内部也在优化转变,寻机突围:有人在自建终端,向商超、卖场转变;有人结成横向联盟,如二、三级城市出现的“批发商商会”;有的向大品牌靠拢,成为其分销商;有的向上游挺进,买断品牌或产品,成为品牌经销商。

  不管怎样,现存的二批依然使尽浑身解数周旋于厂家、总经销、同行、终端之间。在他们的世界里,有千变万化的策略,虚虚实实,错综复杂,哪里像厂家人员设计的一批价、二批价、终端价、铺货、促销那么简单!因此与二批交往,不能不信,不能全信,不要随随便便大惊小怪,要深入市场,追根求源。

门窗幕墙第一手资讯! 上中国幕墙网 news.alwindoor.com 手机访问地址 3g.alwindoor.com

原文地址:http://www.52mqw.com/info/2018-1-11/44113-1.htm
转载时需注明出处:中国幕墙网 点击查看 www.alwindoor.com
我要评论 (已有*人参与评论)
上一篇:盘点:2017年建筑业的“十二件大事”
    
【回到顶部】
  为了帮助建筑门窗幕墙行业产业链企业更好的认清行业地位和现状,从而提升自身产品品质及服务能力,中国幕墙网以行业媒体领军者的身份,在...
[正文]  [评论]

中国幕墙网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文章版权,归中国幕墙网和作者所共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转载要求: 转载的图片或者文件,链接请不要盗链到本站,且不准打上各自站点的水印,亦不能抹去本站水印。

隐私条款: 除非特别声明,否则文章所体现的任何观点并不代表中国幕墙网。
本站转载或引用文章若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将其删除!

月精彩评论集锦
  • 此玻璃幕墙横梁连接系统做的测试是重力荷载方向的受力荷载的测试,做幕墙的都知道最不利的荷载应该是负风压。这套系统的负风压受力情况最差。这种开腔横梁系统与角片连接的开腔横梁系统比较,两者差不多,并无绝对优势。只是通过另一种不同的方式实现横梁连接。
    来自 110.184.171.151 的金海豚对“杜军桦挂钩式幕墙系统”的优越性的评论
  • 浮法玻璃: (浮法玻璃是70年代末,由洛阳玻璃厂率先引进英国皇家浮法玻璃生产线。)这句话该这么说,我国的浮法玻璃是上世纪60年代,我国集合各种精英人才,经过10余年的摸索,在70年代初在洛阳玻璃厂建成试验线。经过20多年的摸索完善,形成我国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洛阳玻璃。并获得国家创造发明金奖。同期的只有万吨水压机获得过国家发明金奖。
    来自 113.72.180.208 的洛玻人对“慧眼识玻璃”——玻璃产品分类与特性的评论
  • 现在幕墙设计就像吃快餐,目的是加班加点完成任务,而不管成本与工艺,所以你干3年5年,水平还是提高不了。
    至于幕墙设计人员的薪水完全是牺牲身体、休息、睡眠换来的,5000还是8000无可非议。
    来自 61.141.145.197 的读者对幕墙设计人员流动现状的评论
  • 哎!这东西我们早想到,就是由于实际成本和一些其它方面的问题而没把它变为现实而已.
    来自 218.85.115.245 的读者对兴发挂钩式幕墙获得门窗幕墙业专家认可的评论
  • 为灾区人民祈福
    来自 182.135.64.76 的中国幕墙网读者对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的评论
  • 安泰胶质量确实不错,价格还合理,营销模式确实不错,服务也不错
    来自 180.212.220.35 的读者对2010幕墙门窗行业产品选用指南的评论
  •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会长姚兵亲自定义“中国硅酮胶五大领军企业”:南有白云、东有之江、西有中原、北有永安、中有中原!这是中国硅酮胶产业的最新格局!
  • 其实大牌子名声好,其它胶不一定就差,我用的曼卡特胶也很不错的,相容性很好。
    来自 114.222.29.163 的读者对2010年度“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产品展播的评论
知识百科
月热点新闻推荐[TOP10]
月企业关注度排名
月产品人气值排名
客服电话:400-60-54100  传真:0832-2201099 值班电话:15023154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