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内容由[中国幕墙网]编辑部整理发布:
银川当代美术馆座落于黄河西岸,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华夏河图银川艺术小镇内,建筑面积约为15000平方米,四周环绕湿地公园。项目于2012年9月动工,于2015年8月8日开馆,总投资约人民币2.24亿元。
银川当代美术馆整体效果图
项目的室内外工程皆由WAA未觉建筑事务所操刀设计,建筑的设计构思来源于建筑师对地貌学的研究,对黄河变迁力量的感性认知以及对大地景观风化现象的思考。这个通体雪白的建筑一边是沙漠,一边是绿洲。1000多年前黄河曾流经这片土地,尔后改道,形成了当地的典型地貌——沉积岩受到河水挤压而形成的皱褶肌理。银川当代美术馆就恰恰运用其该元素,设计师用建筑的语言描绘了“张力”和“变化”的力量,成就了建筑的故事性。以其皱褶外形巧妙融入到建筑立面的设计中,可谓将当地岩石(词条“岩石”由行业大百科提供)层的皱褶肌理运用得淋漓尽致,致使建筑在朴实无华的外表下却又显得如此卓尔不群。
银川当代美术馆实景图
建筑的内部空间分为公共空间和展示空间。公共空间的设计延续了建筑设计的连贯性;展示空间的设计,尽量减少设计语言,以突出艺术品本身的主导地位。建筑空间依靠明暗变化和材料肌理的转换,为人们创造了层次感极强的空间体验。银川当代美术馆的建成记录了大地景观的变迁,而建筑立面的皱褶肌理也成为时间的烙印。 美术馆采用玻璃纤维强化混凝土(GRC)为主体材质,通体暖白的色调是为了维持材料的自然基础色调而不需要因为人工着色。
银川当代美术馆内部实景图
银川当代美术馆实景图
选择GRC这一材质,一方面可以满足幕墙的双曲造型,另一方面是因为它作为工业石材却有着同石材一样对环境的敏感:随着时间的变化而颜色逐渐黯淡,然而,建筑师认为材质、建筑同气候、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才是有趣的,材质本身应当表现出时间的印记感。同时,建筑的表面刻意保留了每个体块间的缝隙,一方面保持了其尽可能舍弃人工痕迹的原则,一方面则意在凸显建筑由石块累积而成的体量形态,如同南美印加帝国由巨大的石块堆砌而成的石头建筑,是时间与自然力作用的痕迹的记录,因为设计师并不想营造一座“不朽”的建筑。
银川当代美术馆局部肌理图
GRC这种材料本身不具备较强的防水性能,甚至要劣于普通石材。其次是曲面的造型也不便于直接在板块上作防水,所以整个幕墙系统,实际是跟普通的石材干挂做法一样的。把保温和防水直接做在建筑主体外,可以更好地对其起到保护的作用。建筑的主体结构是基本直线,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提出可以沿着幕墙的剖面轮廓做阶梯状的处理,这样既可以减少二次钢构的用量,也可以增加室内可用面积。最后出于最大化地保持展厅墙面完整性的考量,只在办公区域和学术报告厅的主体结构作了阶梯状,多出来的空间用来做储藏室,其他绝大部分的主体墙面都是直线。也就是说这个建筑实际是包裹在一层二次钢结构之内的。
银川当代美术馆整体效果图
同时,建筑的外型是建筑师对这种地貌肌理的精神的诠释和形态的表达,”参数化”作为设计工具而满足了后期数字生产的条件。建筑表皮由1600多块GRC面板组成,每块的大小不一,板块尺寸在大小从8平米到40多平米不等,在制作上没有“批量复制”的可能,均是独立制作而成,这也体现了一种在工业化设计时代不再主流的工匠精神。由于板块尺寸过大。设计中提出的那些可调节的连接件实际操作起来是非常难实现的,而二次钢构的预埋件(词条“预埋件”由行业大百科提供)的定位是能够直接决定它与GRC板的背负钢架的位置的,这部分的设计工作都是在BIM模型中完成的。大板块的优势是降低了施工安装中出现错误的几率,但缺点又确实是给施工造成了一定的难度。
银川当代美术馆局部实景图
而之所以选用大块GRC板块而没有使用常规的小板块拼接处理的方式,主要是考虑到建筑表皮的连续性肌理,如果用小板块拼接会破坏视觉的连续性,而且会增加安装的误差;二是因为没有拼接所以表面不用填缝和作涂料处理,这样可以保持板材与自然气候的作用而不会产生GRC板常见的掉皮和开裂的现象。
银川当代美术馆实景图
已建成的银川当代美术馆拥有许多个第一头衔,是第一个大西北地区黄河畔的专业当代美术馆、第一个坐落于有机稻田的当代美术馆、第一个以收藏、展示“中国+伊斯兰”当代艺术为主轴的美术馆、第一个拥有多元化发展的艺术聚落的当代美术馆。可以说,这是一个国内非常了不起的艺术殿堂,给银川市民和艺术爱好者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艺术鉴赏之地,并也为所有希望了解阿拉伯世界的朋友提供思考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