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内容由[中国幕墙网]编辑部整理发布:
大楼面朝郊区东部,表面覆盖玻璃,创造了一个拥有光线充足的室内空间。顶部是一个双重斜坡的屋顶,这种设计是当地极具乡土气息建筑形式。此外,双立面的结构为室外气候金土室内提供了一个缓衝区域,同时在此处也可以收获无与伦比的景观与视野。
这建筑物除了是全木结构之外,建造时,工人将事先制作好的木质构件,按照施工图组装起来,大大节省了施工和吊装(词条“吊装”由行业大百科提供)成本,将材料制作和施工过程对于环境的影响降到了最低,而木材本身是天然的材料,在生产时所製造出的二氧化炭确实会比钢和混凝土的少很多。同时,建筑严格遵守了国家环境责任措施,在加热和冷却系统上采用地下水,也就做到了完全拒绝使用化石燃料的环保标准。
在不懂榫卯的外国人看来,这样的内部结构就像是在“堆积木”。而这位早就名扬海外的日本建筑师坂茂,又一次让世界见识到了日本的“河合继手”的巧夺天工。但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多少感到有些悲哀,这种来自中国的榫卯工艺现在只能靠着日本人来介绍给世界,国外的人们一提起榫卯,首先想到的是日本那些保存完好的古建筑。
有人说中国人毁掉了自己的文化,把传统工艺弃之如敝屣,现代中国的建筑完全学习西方,钢筋混凝土浇筑出无数个格子间,毫无生气,还有那些巨大的钢结构玻璃幕墙建筑,多的是其丑无比,学习西方,反而弄得画虎不成反类犬。
建筑师的责任是什么?
有建筑界的诺贝尔奖之称的普利兹克奖,日本就有7名建筑师获得,仅次于美国,而中国只有1名。也许在学校的专业教育上,中国建筑师和日本建筑师都差不多,但影响一个建筑师更重要的原因是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日本本国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从未间断,这是日本建筑师能把人文概念渗透到建筑中的原因。在这里没有任何贬低中国建筑师的意思,只是说明环境对于一个建筑师的影响之深远。
从坂茂理解的“建筑师的责任”我们也可以看出,这是一位充满了人文情怀的人。他说过:“自古以来建筑师都是在为有钱有势的人工作,他们通过建筑来彰显自己的权势,这让我感到很失落,因为我不是为社会大众所服务,有那么多的人因为自然灾害流离失所,就像地震从来不夺人性命,是建筑倒塌才致人死亡,这是建筑师的责任。”在日本如果有严重的地震,建筑师们都要赶到地震现场,研究建筑的抗震(词条“抗震”由行业大百科提供)和重建工作,而中国近些年来的几次大地震,极少见到建筑师的身影。
充满人道关怀的纸房子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坂茂对于建筑师的责任不仅仅是说说而已,他把大量的精力都投入到了为灾民建造房屋里去。神户地震、尼泊尔地震、斯里兰卡海啸、意大利地震、汶川地震灾区都有坂茂设计的用硬纸筒建造低成本住宅帮助灾民遮风挡雨。
有人会疑问,用硬纸筒建房子,牢固吗?坂茂当年在神户大地震的时候,看到有人围在坍塌的教堂下祷告,就用硬纸筒建了一座教堂,教堂在风雨中十年不倒,然后再台湾发生大地震后,又把教堂分拆后送给了台湾,至今依然矗立。
▲尼泊尔地震灾区 坂茂设计的纸房子
▲为汶川灾区设计的华林小学
▲为神户灾区设计的纸教堂,如今矗立在台湾
在2014年的时候,坂茂也获得了普利兹克奖,获奖的理由就是他的建筑充满了人道主义关怀。
说到底,建筑,是人类的居所,是家。一个家,怎么能缺少人文气质和人道主义关怀呢?中国一线城市的摩天大楼不亚于纽约,有关部门的办公大楼富丽堂皇程度令人惊叹,商品房过剩到开发商都想要把库存炸掉,并坦言说,我们的商品房寿命最多70年,还不如硬纸筒。我们把传统的建筑精髓丢了,这精髓不光光是榫卯工艺,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建筑天人合一的美学和顺天应时的精神。除了商品房、“纪念碑”和“金字塔”,我们再也盖不出其他的东西了。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