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上海世博会正式开幕前最后一次参展方与组织方的集体“面对面”沟通,上海世博会第三次参展方大会吸引了来自160多个参展国、18个国际组织40多座城市和20个国际企业的代表。据记者了解,这个阵容基本上是目前已经签约在上海世博会亮相的“全家福”。寒冬里的“全家福”传递出的是一种希望和力量。
水色之变见证城市之变
苏州河,作为上海的“母亲河”,她见证着城市的成长,也记忆着自己的新生。从一条没有盖子的阴沟,到鱼虾洄游可赛龙舟,巨变得益于上海生态环境“第一工程”——总投资140亿元、耗时20年的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站在外白渡桥望着潺潺的流水,一位见证苏州河变迁的老者追忆苏州河的历史。苏州河原名吴淞江,在上海境内长53.1公里。20世纪初,横贯上海的苏州河,也曾有着西湖的绿波,成群的鱼虾。但随着工业文明沿河而兴,苏州河水质逐渐恶化。不堪重负的苏州河,一年之中,150天都处于黑臭状态。
1988~1993年,苏州河合流污水治理一期工程建成一条长34.28公里的双孔地下箱涵,将干流沿途近200家企业的废水和初期雨水收纳其中,为苏州河综合整治奠定了重要基础。
1998年,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一期工程开工,苏州河环境10年综合整治的大幕正式开启。进入新世纪,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被确定为上海城市管理和环境建设的重中之重,并于2002年列入市政府的“一号工程”。
2002年,苏州河综合整治一期工程竣工。至此,她的水色告别墨汁黑。监测数据显示,苏州河干流已基本消除黑臭,主要水质指标基本达到Ⅴ类景观水标准。
苏州河的巨变仅仅是上海环境综合整治的一个缩影。近几年来,上海正以打造“和谐城市”的行动来回应“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2010年世博会的主题口号。
从2000年起,上海市在环保上的投入占同期上海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连续8年达到3%以上,环保总投入超过1800亿元,其中,政府投入超过50%。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稳定增长的环保投入,确保了上海市环保工作的稳定系统推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重点地区结构调整和综合整治取得明显成效。苏州河水生态系统逐步恢复,中心城区河道已基本消除黑臭;内环线内中心城已实现“无燃煤化”。
通过大力推进污水处理厂及其管网、燃煤电厂烟气脱硫和固体废物处置等设施建设,上海环境基础设施渐趋完善,基本形成了生活垃圾收集、转运、焚烧、安全填埋和综合利用的架构体系。
环境质量优良率连续5年保持在85%以上,2007年达到89.9%,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等主要污染物浓度开始呈下降趋势;黄浦江、长江口、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基本保持稳定。
让“奥运效应”激发“精彩世博”
当北京奥运会帷幕轻合,人们关注两年后的上海世博会能否成为北京奥运会的接力棒,继续向世界呈现中国的美好?
奥运绿色科技的实施与成果运用的经验给世博会科技的进一步推进提供了宝贵经验。上海市科委世博科技促进中心副主任、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李光明在接受记者专访时介绍说,针对世博会筹建、运行管理等方面,可在如下方面学习借鉴奥运科技创新的成果,同时根据世博会自身特点开展科技集成再创新活动:
在主题馆、中国馆、南市电厂等主要场馆及部分设施上安排世博园区太阳能应用。在世博会园区景观和活动照明方面大量使用LED光源,结合合理的夜景灯光规划,综合运用各种新型节能照明工具将世博园区烘托得更加迷人。
综合使用各类建筑节能技术,如节能门窗、遮阳系统、屋顶绿化、中央吸尘系统、自然通风、天然采光和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等技术。
针对世博会经历的夏季高温炎热,拟通过遮阳系统设计、控温降温材料、绿化降温布局、自然风场规划、地下空间地道风应用和水体降温技术等应用实现对园区舒适度的改善调控。
世博园区展现生态和谐、景观优美的园区水环境,展现雨水和中水回用的理念与科技,园区实现直接饮用水的科技保障。世博园区开馆后,预计产生的180吨垃圾都将通过高科技手段处理。一次性餐具、各种包装袋都使用可降解塑料。
上海世博会也将通过采用新能源车倡导节能减排行动。因此,世博园区交通将力争实现实际应用新能源汽车。经对各种新能源汽车现有研发进展情况的调研及比较,世博园区内可能运用的几种较为成熟的技术是:超级电容车、燃料电池车和电电混合车。
目前,诸多确认参展国家的展馆设计和主题陈述已显示出各国对解决城市问题的深刻思考。英国的“创意之馆”,所有建筑材料都可循环利用,整个建筑碳排放量为零;瑞士的“城市空间与自然的和谐”,整个展馆由大豆纤维制成,世博会结束后可被生物降解。
水色之变见证城市之变
苏州河,作为上海的“母亲河”,她见证着城市的成长,也记忆着自己的新生。从一条没有盖子的阴沟,到鱼虾洄游可赛龙舟,巨变得益于上海生态环境“第一工程”——总投资140亿元、耗时20年的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站在外白渡桥望着潺潺的流水,一位见证苏州河变迁的老者追忆苏州河的历史。苏州河原名吴淞江,在上海境内长53.1公里。20世纪初,横贯上海的苏州河,也曾有着西湖的绿波,成群的鱼虾。但随着工业文明沿河而兴,苏州河水质逐渐恶化。不堪重负的苏州河,一年之中,150天都处于黑臭状态。
1988~1993年,苏州河合流污水治理一期工程建成一条长34.28公里的双孔地下箱涵,将干流沿途近200家企业的废水和初期雨水收纳其中,为苏州河综合整治奠定了重要基础。
1998年,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一期工程开工,苏州河环境10年综合整治的大幕正式开启。进入新世纪,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被确定为上海城市管理和环境建设的重中之重,并于2002年列入市政府的“一号工程”。
2002年,苏州河综合整治一期工程竣工。至此,她的水色告别墨汁黑。监测数据显示,苏州河干流已基本消除黑臭,主要水质指标基本达到Ⅴ类景观水标准。
苏州河的巨变仅仅是上海环境综合整治的一个缩影。近几年来,上海正以打造“和谐城市”的行动来回应“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2010年世博会的主题口号。
从2000年起,上海市在环保上的投入占同期上海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连续8年达到3%以上,环保总投入超过1800亿元,其中,政府投入超过50%。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稳定增长的环保投入,确保了上海市环保工作的稳定系统推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重点地区结构调整和综合整治取得明显成效。苏州河水生态系统逐步恢复,中心城区河道已基本消除黑臭;内环线内中心城已实现“无燃煤化”。
通过大力推进污水处理厂及其管网、燃煤电厂烟气脱硫和固体废物处置等设施建设,上海环境基础设施渐趋完善,基本形成了生活垃圾收集、转运、焚烧、安全填埋和综合利用的架构体系。
环境质量优良率连续5年保持在85%以上,2007年达到89.9%,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等主要污染物浓度开始呈下降趋势;黄浦江、长江口、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基本保持稳定。
让“奥运效应”激发“精彩世博”
当北京奥运会帷幕轻合,人们关注两年后的上海世博会能否成为北京奥运会的接力棒,继续向世界呈现中国的美好?
奥运绿色科技的实施与成果运用的经验给世博会科技的进一步推进提供了宝贵经验。上海市科委世博科技促进中心副主任、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李光明在接受记者专访时介绍说,针对世博会筹建、运行管理等方面,可在如下方面学习借鉴奥运科技创新的成果,同时根据世博会自身特点开展科技集成再创新活动:
在主题馆、中国馆、南市电厂等主要场馆及部分设施上安排世博园区太阳能应用。在世博会园区景观和活动照明方面大量使用LED光源,结合合理的夜景灯光规划,综合运用各种新型节能照明工具将世博园区烘托得更加迷人。
综合使用各类建筑节能技术,如节能门窗、遮阳系统、屋顶绿化、中央吸尘系统、自然通风、天然采光和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等技术。
针对世博会经历的夏季高温炎热,拟通过遮阳系统设计、控温降温材料、绿化降温布局、自然风场规划、地下空间地道风应用和水体降温技术等应用实现对园区舒适度的改善调控。
世博园区展现生态和谐、景观优美的园区水环境,展现雨水和中水回用的理念与科技,园区实现直接饮用水的科技保障。世博园区开馆后,预计产生的180吨垃圾都将通过高科技手段处理。一次性餐具、各种包装袋都使用可降解塑料。
上海世博会也将通过采用新能源车倡导节能减排行动。因此,世博园区交通将力争实现实际应用新能源汽车。经对各种新能源汽车现有研发进展情况的调研及比较,世博园区内可能运用的几种较为成熟的技术是:超级电容车、燃料电池车和电电混合车。
目前,诸多确认参展国家的展馆设计和主题陈述已显示出各国对解决城市问题的深刻思考。英国的“创意之馆”,所有建筑材料都可循环利用,整个建筑碳排放量为零;瑞士的“城市空间与自然的和谐”,整个展馆由大豆纤维制成,世博会结束后可被生物降解。
下一篇:瑞典引入节能新概念 集合人流体温为大厦供暖 |
中国幕墙网热点导读
www.alwindoor.com
相关文章
|
- 论坛热帖
- 最新产品
- 展会快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