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雄:台湾省代表
1、调研情况报告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物供热制冷的能源消耗已经占到整体能源消耗相当大的比例,因此
建筑节能已经成为我国国策。笔者通过调研分析了现有建筑墙体节能部
门能充分重视,采取对策克服其弊端,消除导致社会不和谐的隐患。
建筑通过墙体损耗能量占到50%左右,所以建筑墙体的节能效率对建筑节能举足轻重。目前国内广泛采用的
外墙外保温技术主要有以下二种体系:(1)
XPS/E
PS板-玻纤网格布
聚合物砂浆体系;(2)聚苯颗粒
保温隔热砂浆层-玻纤网格布
聚合物砂浆体系。
随着建筑墙体
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现有的
外墙保温体系的技术缺陷凸现,质量纠纷也呈上升的趋势。究其原因是现有的
外墙外保温体系存在
耐久性、安全隐患和能效三方面问题。
(1)外墙
外保温体系耐久性缺陷问题分析
在北京和上海等地区的调查发现,大部分外墙外
保温体系在使用几年后,都不同程度地产生表面
裂缝,似乎是一种通病。
目前使用的保温体系均是由有机泡沫
保温层和
防水饰面层组成,一旦外防水饰面层
开裂渗水,会导致有机保温层
霉变、
空鼓、起翘、
剥落等现象,保温效果大大降低,并且严重影响使用寿命。
造成外保温体系开裂主要原因:其一、由于有机保温层与墙体、面层砂浆存在较大的
热膨胀率差别。昼夜和季节温度变化导致墙体、饰面层和保温层受室外气温和
太阳辐射的影响有发生胀缩,由于它们的胀缩率差别显著,容易产生脱粘和裂缝;其二,外墙外保温体系构造有五层之多,其施工工艺程序多质量控制环节多,且施工人员技术良莠不齐,施工质量易出现问题。其三,使用了劣质材料。品质低劣的玻纤网格布和聚合物砂浆也是造成防护层开裂的原因之一。
(2)外墙外保温体系安全隐患问题分析
1)保温层
防火安全隐患问题
尽管外保温层在墙外,尽管采用了自熄性XPS/
EPS板,在房屋内部发生火灾时,大火仍然会从
窗户洞口往外燃烧,波及窗口四周的有机保温层。如果没有相当严密的防护隔离措施,还很可能会造成灾害,火势在外保温层内蔓延,以至将整个保温层烧掉。
2)
高层建筑外保温层抗负
风压的问题
高层建筑高处风力大,在北风面上产生的吸力,如果保温层
粘结强度不足或界面存在粘结质量缺陷,则有可能导致
保温板脱粘吸落。所以在国外一般不在高层建筑采用外保温体系。国内目前不少地区在高层建筑也采用外保温体系,而且在保温层外还贴有装饰
面砖。相信设计单位已计算过当地不同层高处的风压力,以及保温层
固定后所能抵抗的负风压力。但是,目前尚未无方法进行现场保温层耐负风压性能检测,保温层粘结施工质量也无法监控和现场检测。而且高层建筑的保温层和面砖粘结层能否经受住多年风雨侵蚀、温度变化而始终保持牢固是个未知数。因此高层建筑采用外保温体系的安全问题需要重视。
(3)现有外墙保温体系节能效率需要提高
国际范围的能源危机,促使世界各国纷纷制定了新的更高的建筑节能标准,因此,需要传统的
墙体保温材料性能已经不能满足新的要求。我国部分地区建筑节能标准从原有的节能50%提高到节能65%,则外墙
传热系数限值相应地要从1.16提高到0.6W/m2k。根据测算,采用现有
保温材料,外保温体系需将外墙保温层厚度要增加至80毫米左右,若做内保温,保温层厚度将达150毫米左右,不经济,也不适宜。因此,必须开发新一代的节能材料。
2、建议
分析上述建筑墙体节能体系存在的问题原因,可归究为二方面:一是节能体系存在技术缺陷;二是节能工程质量监控缺乏方法和规范。在此谨提出以下建议供有关职能部门拟定对策时参考。
(1)建议全面推行建筑节能达65%的标准
发展高效耐久的墙材
保温隔热材料,是建筑节能的重要途径,发展高效耐久的墙体保温
隔热材料需要政策引导市场需求。目前建筑节能材料市场鱼龙混杂,低端技术产品有价格上的优势在市场占有相当的比例。建筑墙体节能质量问题也主要出现在这一层次。建议全面推行建筑节能达65%的标准,并增加建筑节能材料服役寿命要求。提高建筑节能要求和耐久性要求,自然会使低效能的劣质保温材料因不能符合标准而自然淘汰出局。高效能耐久性良好的保温
隔热墙体材料才不会因质优价高,市场有限而得不到发展。
(2)通过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开发商采用利用自然清洁能源的节能材料和体系。
目前国际上建筑墙体节能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利用自然洁净能源,特别是
太阳能的利用。采用热能储存技术把热能储存起来,在需要时再把它释放出来,极大地提高对自然洁净能源的利用。分析我国建筑建筑墙体节能技术的现状,为了从根本上克服现有建筑墙体节能的技术缺陷,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应该致力于发展利用自然清洁能源的节能技术,这可能是突破现有建筑节能技术瓶颈的有效途径。但是利用自然清洁能源的新型节能材料和节能体系往往造价比较高,建议通过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开发商采用新型高效的节能体系。
(3)组织编制建筑墙体节能体系质量检测评估规程
目前已有保温隔热材料及其体系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和规程,但现场检测方法和规范基本上是空白。如果不能有效鉴定建筑节能体系的节能效率和施工质量,建筑节能体系的效能、耐久性和安全隐患堪忧。为防范鱼目混珠需要尽快组织编制建筑
围护结构节能体系质量检测方法和评估体系。
与【】相关热点资讯:
【了解更多 “” 相关信息请访问
节能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