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内容由[中国幕墙网ALwindoor.com]编辑部整理发布:
近年来,我国幕墙、门窗行业稳步发展。密封胶作为幕墙和门(词条“门”由行业大百科提供)窗行业中的密封材料,对幕墙和门窗整体功能的发挥和完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水密、气密、保温、隔声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密封胶是一个半成品,在选择高质量密封胶产品的同时,也需要把它使用好,才能让密封胶最大限度发挥其作用。
在幕墙和门窗的实际用胶过程中,使用不当会导致一些问题的发生,严重时会影响到整体施工质量。起泡问题便是使用不当产生的问题之一,特别是在夏季,更容易发生。起泡对胶缝美观、施工质量有一定影响。本文将针对起泡的问题,分两部分,结合案例,介绍常见的起泡问题的六种表现形式,并针对具体问题分析起泡的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和预防措施。
起泡常见情形、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
(1)随机出现的起泡
此类起泡出现的位置比较随机,没有规律,表面隆起或凹陷,割开内部呈空心状。如下图所示。
图1 结构胶起泡案例
图2 门窗胶起泡案例
根据相关工程案例的经验,随机出现的单个起泡多为密封胶注胶过程中裹入,因此出现的位置没有规律。出现的原因可能是注胶不饱满、胶嘴移动过快或者胶嘴尺寸与胶缝尺寸不匹配。解决的方案为注胶时注意连续、均匀、饱满,勿裹入气泡,同时注意胶嘴尺寸与胶缝尺寸相匹配,以胶嘴能伸入胶缝至少二分之一的深度为宜。
(2)泡沫棒破损导致的起泡
此类起泡多出现于幕墙中,在玻璃、铝板、石材幕墙中均可见到。出现位置一般比较随机,多为向外鼓起。如下图所示。
图3 实际工程中泡沫棒破损导致的起泡
此类起泡的密封胶表面多为连续的或单个的泡状隆起,割开密封胶,对应位置有连续密集的气泡,或是有单个的气泡。
图4 起泡密封胶的表面、背面及对应位置有破损的泡沫棒
根据相关工程案例的经验,此类起泡问题的原因是泡沫棒在填塞过程中表面被戳破,或者在某些位置被截断,注胶后泡沫棒在破孔处或截断处放气,导致出现起泡。
该现象的原因通过现场试验比较容易得到确认,在面板尺寸、胶缝尺寸等条件完全相同的两条相邻胶缝中进行试验。一条胶缝中填充泡沫棒时,有泡沫棒破损且破损面朝外与密封胶接触;另一条胶缝中填充的泡沫棒,完好无任何破损。分别注胶修整,待固化后查看胶表面情况,并割取一段胶条(词条“胶条”由行业大百科提供)查看。试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图5 某工程中泡沫棒破损面和完整面朝外对密封胶表面影响试验
由上述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泡沫棒出现破损,与泡沫棒接触的密封胶背面出现了密集的气泡,对应的密封胶表面出现起泡、不平整的情况;而完好无损的泡沫棒,与泡沫棒接触的密封胶背面无气泡,对应的密封胶表面亦平整无起泡。如果对于填充完好的泡沫棒,在个别位置人为戳破,也会在对应的戳破位置出现起泡。如下图所示。
图6 泡沫棒戳破导致对应位置起泡案例
如果泡沫棒破损的位置比较有规律,这可能正好对应的是铝(词条“铝”由行业大百科提供)板螺钉位置,泡沫棒在该处有破损且处理不当。这种情况为少数,多数情况下起泡出现的位置一般比较随机,没有规律。
对于此类起泡问题,解决的方案为:尽量让与密封胶接触一面的泡沫棒保持完整,如不好填塞,可以把泡沫棒背面切割掉一部分。特别是在胶缝过浅或者螺钉比较靠外的胶缝,可以将整条泡沫棒或者对应于螺钉位置泡沫棒切割掉一部分,让泡沫棒破损面朝内或朝向螺钉,完整面朝向密封胶,注意破损面不能接触密封胶,并保持胶缝深度基本一致。按上述方法施工可以比较好地解决此类起泡问题。
图7 泡沫棒的推荐填充方法
(3)化学反应导致的起泡
此类起泡一般发生在与水泥、勾缝剂等其他化学材料相接触的胶缝。如下图所示。
图8 实际工程中与水泥或勾缝剂发生反应导致的起泡
图9 发生反应密封胶的正反面
根据相关工程案例的经验,此类起泡出现的原因多为与水泥、勾缝剂等其他不相容的材料发生化学反应,短时间产生大量的密集的气泡,引起密封胶表面出现起泡的现象。此时割开密封胶查看,可在背面见到密集的气泡。如果只与其中一面不相容(例如另一面是相容的铝材),割开密封胶还能看到只在对应的一面出现密集的气泡。如下图所示。
图10 发生反应密封胶的正反面
此类起泡的解决办法为:施工前一定要按要求做相容性试验;项目大面积施工之前可先小范围注胶,确认好密封胶与基材的相容性。
以上是关于密封胶使用过程中起泡问题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的第一部分内容,我们介绍了起泡的三种情形及其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包括随机出现的起泡、泡沫棒破损导致的起泡和化学反应导致的起泡。下期我们将介绍其他导致起泡的三种原因及其解决方案,分别是封闭胶缝中气体热胀导致的起泡、接口或附件材料潮湿导致的起泡和户外高温条件下施工导致的起泡,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