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中国幕墙网 > 幕墙专区 > 新闻正文

谷歌的Flux,建筑业的变革者?

来源:中国幕墙网收集整理  作者:*  日期:2014-11-20
页面功能 [字体: ] [ 打印 ] [ 投稿 ] [ 评论 ] [ 转发 ] [ 啄木鸟 ]
  2050年,人类将需要3300万的建筑。那么,可否让这些建筑自己由一颗颗“种子”生长起来?如果生长过程由一个应用程序完成呢?

  本篇文章内容由[中国幕墙网]编辑部整理发布:

  考虑到所有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全部复杂性,依据真实的房地产数据,P12的目标是把大型建筑物的设计与施工压缩到12个月:设计3个月,允许的情况下,8个月的建设周期。

  他们用的分区编码(zoning code)的方式去判断怎样的地段可以建立怎样的建筑。

  该工具会从邻近地段、建筑和植被环境中获取数据。它可以顾及覆盖区域的情况,观察生态走廊的情况。然后它会关注建筑编码,生成对该地建筑的建议。

  以德克萨斯州的Austin市中心为例,Flux开发的一款叫Metro的软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式把Austin的开发编码可视化,通过:

  从某一地点搜集不同种类的数据:来自城市、税务评估人员、第三方的资源的数据,从而很快地理解一个地块的参数;

  通过把假定项目放置在周围环境中,帮助开发商和土地所有者理解他们承包的项目;

  仅显示那些可适用的开发代码,包括有条件的覆盖和使用;提供项目潜在的快速评估。“一旦你准备去更深入地建设,”Flux网站说,他们会“提供有帮助的参考链接,授权和允许建设的经验。”

  把项目的快照与人分享,让利益相关者围绕一个共同的愿景设计;

  呈现出区域效应和建筑功用来影响分包建筑和建筑间的集结。

  这个过程非常透明,你可以看到所有的数据是从哪里来的。所以你可以通过监视器(工具的一部分),看到集成后的建筑的建筑和区域编码,以及追踪到其生成过程中的规则。

  Simon Rees说,通过基于浏览器的探索扩展可以访问其他行业的信息,例如区域编码和建筑模型。

  呼叫斯金纳

  译者注: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 Skinner,1904—1990),美国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创始人,也是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这里作者认为还没有人有对Flux系统的阐述,需要有个提纲挈领的人来阐述或批判这个项目的远景。

  使用该工具一会儿后,Carlile说,你会形成一种直觉,这种直觉会告诉你为什么建筑会这样定型。“我们往往会认为审美的表达只是众多原则的集合表达。”而这些工具展示了一种令人激动的可能——数据反馈的信息环可以使你知道一个人的直觉,并不断提高这种直觉。

  互联网产业中的分享精神,会使施工过程更透明更高效,并且减少设计和建造建筑的时间。试想一下,如果有一个标准的图书馆,人们可以去借鉴别人做好的资源,不是解决了重复工作的问题吗?

  其实,我们早已有了这种“技术”——人类的心灵和记忆。

  即便是开源的,但我认为自然进化和人类演进的历史并不会让那些想赚钱的人真的丢掉赚钱的机会。例如,免费试用10个项目,以后每个项目付100美元之类的。

  2050年人类将需要3300万的建筑物。这也就意味着我们需要植入了规则的、有约束的、决定性的“转基因种子”。而且建设者将需要知道如何把建筑迅速规模化、商品化。

  于是,技术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在此进程中,执行建模任务的应该是人类还是电脑?

  以我个人的经验看,最大的误解在于——代码搜索并不是需要计算机完成的枯燥乏味的工作。尽管大多数草案可以由计算机来完成,但每一个设计者都知道,翻译这些代码,无论是区域规划还是建筑,才是真正有创造性的环节。一台电脑可以把一条代码读出来,但它不能理解这些代码字里行间的联系:只有人类可以。

  这些工具看起来似乎很复杂。但是仅仅从一个结构工程师或者一个软件工程师的角度去理解这些服务和技术都是不够的。

  我看过两个关于这个软件的演示,都是从他们自己的狭窄的视角去理解这个系统的。现在Flux需要一个能认清大局的人去讲这个大远景,比如一个领导这个大团队的人,把控整个项目进程的人,而不是仅从个人的角度出发。

  Jen在演说的Q&A环节做的回答可能击中了要害:

  我觉得Flux的工具就像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这个API科技接入结构体系。如果你可以把制造结构的API和制造机器联系起来,这个过程就不要人的介入了。

  在可预见的未来,Flux的Metro和其他工具还是需要设计师和其他专家的投入,也就是说——人类的投入。我想知道像ARUP和Turner Construction这样的团队成员听到这个想法以后又会做出怎样的反应。

  译者后记:

  其实本文作者抛出了一个话题——谷歌的Flux究竟是否能革新建筑业?人在这个项目中起到的作用究竟是什么?建造建筑的“直觉”是否会被削减?人的创造力会不会弱化?【完】

门窗幕墙第一手资讯! 上中国幕墙网 news.alwindoor.com 手机访问地址 3g.alwindoor.com

上一页12下一页

原文地址:http://www.52mqw.com/info/2014-11-20/38201-1.htm
转载时需注明出处:中国幕墙网 www.alwindoor.com
我要评论 (已有*人参与评论)
上一篇:建筑外墙节能保温材料的更新换代
下一篇:经济新常态下 我国当前楼市三大特点    
【回到顶部】
  第10届Survey2014-2015中国幕墙网年度大型读者调查暨“我最喜爱品牌”评选活动于11月正式启动,本届调查活动将以"坚...
[正文]  [评论]

中国幕墙网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文章版权,归中国幕墙网和作者所共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转载要求: 转载的图片或者文件,链接请不要盗链到本站,且不准打上各自站点的水印,亦不能抹去本站水印。

隐私条款: 除非特别声明,否则文章所体现的任何观点并不代表中国幕墙网。
本站转载或引用文章若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将其删除!

月精彩评论集锦
知识百科
月热点新闻推荐
月企业关注度排名[幕墙]
月产品人气值排名[幕墙]
客服电话:400-60-54100  传真:0832-2201099 销售值班电话:15023154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