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门窗&
配套材料网】如果有时间去一趟广州,刚刚竣工的“低能耗”摩天大楼——广州珠江城或许会入选你的旅游景点之一:风力、
太阳能首次在一幢商业楼宇上实现了联合运转,
冷辐射空调、人性化照明系统、日光漫射、中控双层呼吸式
幕墙、智能温控与湿控系统等世界最尖端的设计都赋予了这幢流线型大楼更多的卖点。
这些设施每年至少能减排3000吨的二
氧化碳,比传统
建筑节能30%。
短短几年时间,中国的建筑节能市场已不再是长期闲置未被开垦的“蓝海”,百家企业围攻、各类品牌的诞生都很快让这一领域热络为商业领域中的红色世界。哥本哈根会议前夕,中国政府提出了“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减少40%到45%”鼓舞人心的目标,又让这片“红海”增添了几分特殊的魅力。
一个埋藏巨大商机的中国建筑节能产业,最终是否又会演变为被海外公司所征服的新一处掘金地?中国企业虽然加入其中,但与跨国公司已有的差距是在逐渐缩小,还是不知不觉中继续扩大呢?
机遇巨大 海外企业抢跑道
国金证券研究员刘波对CBN记者表示,中国目前30%左右的能耗来自建筑,拧一下大酒店[11.36 0.00%]的空调开关各个房间里就热气腾腾,不少城市住宅楼的走廊灯光也在无人时长期处于点亮状态……建筑产品的节能空间显然十分巨大。
彩虹精化在去年9月时宣布要全力进入
节能建材市场。他们向投资者解释并描绘了一幅场景:现有430亿平方米建筑总量的中国,每年新增20亿平方米,而95%属于高能耗建筑;而全国城镇累计建成
节能建筑面积也不过28.5亿平方米,仅占16%。
中国对建筑节能的要求也相当急迫:2010年所有城镇建筑(以前未做
保温设施的旧房,有计划地进行改造) 要有50%的节能率,特大城市和部分城市率先达到65%;2020年时城镇建筑节能全部要达到65%。
目前,中国至少300亿平方米的建筑物要改造,即便20亿平方米的每年新增面积,拿出10%做改造,每平方米的改造费用是100元,也有每年200亿元人民币的收入,可以想象建筑节能企业的施展余地有多大。
“但我们通过观察发现,不少海外企业已经抢占了一部分的市场份额,深入到生活中的诸多方面。”刘波提醒道。
因为工作关系经常出差的刘波,每次住酒店都会留意房间中的空调系统,“高档的酒店里你几乎很少能看得到国内产品。霍尼韦尔、特灵、大金等品牌比比皆是。不要以为这些品牌只是一些空调
设备,有可能整幢大楼的自动控制设备也是它们的。”
他所说的这种自动控制设备属于“楼宇自控”,是建筑节能行业中的一个细分市场。
“建筑环保材料”的开发与投产也是不少国外企业的心头之爱。巴斯夫、拜耳、陶氏化学、瓦克、亨斯曼、3M等人们耳熟能详的名字都在中国设立了自己的研发和生产基地,目前它们的
外墙保温材料、聚合化学品分别拿来用于国内新建及改造建筑,而且海外公司的整体市场份额也在不断增加。
想方设法安营扎寨
西
门子分别在上海和北京建立了两幢节能大楼。密集的宣传攻势在项目未建成时就已展开了:双层
玻璃可以减少冬季能量/热量损耗,节水系统等等也应有尽有。
但国内先进的节能建筑虽然很多,却并没有西门子的两个中心那么有名。比如由中国节能投资公司兴建的“杭州
绿色建筑科技馆”,其节能效率高达76%,使用了众多的
地源热泵空调、
太阳能电池、中水冲厕、新型
隔热密封窗框以及
中空玻璃、
采光罩等环保工艺和设施,关注的媒体并不多。
另一家国有电气制造商的总裁还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透露,部分跨国公司虚张声势,刚刚从别人手里收购进来、一些子企业后,就马上表示公司在建筑节能领域有几十年的经验,拥有一流的团队和众多专利。
但如果细细查下来,一些专利根本称不上是为“绿色”而注册的,公司的团队构建也并不算整齐。
除了大肆宣传、做足噱头之外,与各方建立“战略合作伙伴”也是一个潜入建筑节能市场、拿到订单的手法之一。
比如某家跨国公司就与一些地方政府签订战略合作伙伴协议,把地方政府的楼宇作为一个改造案例,设计一些计量方式来测算节能情况。他们不仅可以通过此举与政府加强密切联系,而且还容易以最快的速度获得他们想要的人脉,以便在今后的大型楼宇订单上有所斩获,这可以看出海外企业在商业运作上的高明。
要想说服别人埋单节能产品,还要有一套节能“标准”便于推广。
在美国,一种绿色建筑评估体系(Leadership in Energy & Environmental Design Building Rating System,下称“LEED”认证)受到追捧。拿到LEED认证的住宅在选材、环境质量、高效能源利用等方面可能会有杰出的表现。国外企业不仅游说中国客户自己在海外有多少LEED认证的样本,而且还成立了一些LEED认证的培训班,帮助大家取得这一证书。
但这种认证是否适合中国住宅,至今并没有定论。
有人士就质疑,目前中国没有一个节能建筑的鉴定权威机构,而且现有的节能建筑和验收标准也并不是特别统一,海外企业强推“LEED认证”恐怕只是为了博得一个人气,避开自己“在海外有经验、在国内无样本”的尴尬,最终促使别人掏钱买产品。
浙江中控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的胡先生就对记者说,目前中国和海外公司在建筑节能方案、节能设备选取上并没有特别大的差距,但现在不少企业的决策者在众多能源管理公司中不太容易选择。
当然,中国节能厂商也在不断磨炼自己的能力,烟台万华董事会秘书寇光武告诉记者,从事节能建筑的公司都在等待着国家制定、发布更具应用性的建筑节能政策,这些政策可能会对建筑的节能标准、节能产品的使用范围、政府补贴和中国目前节能产品推广的考核、监测以及统计制度都会更加明确。届时,一些公司就必须要使用国家的强制性标准来做设计、安装,而不容易蒙混过关。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