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曾任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董事长,现任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总经济师鲁贵卿在议案、建议上继续就改进建筑领域管理发力。其主要观点如下: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总经济师鲁贵卿接受专访
建筑市场很多问题就是因为建筑法滞后
中国建筑市场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建筑法已经有十多年没有修改了。有很多内容都不适用当前的情况了,建筑法应该是规范建筑市场,但现在为什么建筑市场比较乱、有很多问题,就是因为建筑法滞后,不能及时调整各种市场行为和法律行为而造成的。
比如说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各地重复注册,形成市场分割。国务院、住建部也发过文件,连续几年发,现在这种状况有所改善,但个别地方仍然执行得不太好。今年我更进一步想着能不能把建筑法的修改提到议事日程上去。
建议取消低价中标,取消各种各项工程奖项和企业奖项加分
在招投标(词条“投标”由行业大百科提供)过程中,一些不公平形成了市场的分割,不能形成统一大市场,都有各地地方保护的东西在起作用。比如说,建筑投标法规定的一些东西,低价中标,实际上,简单的低价中标就会形成很多的恶性竞争,低价中标以后,甲乙方互相扯皮,甚至发生偷工减料的现象,影响工程质量。我建议取消低价中标,实行经评审的平均价中标法,即去掉一个最高价,去掉一个最低价,作为评标基础,同时根据当前市场建立成本价确认机制(比如低于平均价的百分之三)。
另外,要取消各种各项工程奖项和企业奖项加分。比如获得一个奖项就要加分,得到个先进也要加分。一个企业拿一个工程项目的奖,他投标时,所有项目都要加分甚至重复加分,这是不公平的。同时,各地方、各地市都制定了一些他们自己的加分项,这就更加造成了市场竞争的不公平,把所有项目都干好才是最根本的最重要的。
我就想着能不能借鉴交通警察管理司机,驾驶员违规违法扣分,变加分为扣分。比如违规一次记三分记五分记六分扣十二分,再严重就吊销执照。这样借鉴有什么好处呢,大家就会把事情做好,不做好就要扣分,也能解决公平竞争的问题。
工程质量问题的根本原因是行业缺乏工匠精神
现在建筑产品能耗比较高,质量不尽如人意,住建部倡导的建筑质量综合治理行动,搞了两年,有些效果,但没有建立起长效机制。还是有漏水、开裂现象,这些功能性的东西都还是有问题。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的工程质量细节精细化管理水平有问题,根本原因是我们缺乏工匠精神。
缺乏工匠精神,是因为我们这个社会对工匠不够重视。比如说去年中建五局代表中国建筑行业参加世界技能大赛。在这之前,中国已经参加过几次,但都被剃了光头,都不行,去年成绩不错,拿了几个优胜奖。建筑行业有两个优胜奖,其中有一个是五局的农民工,一个是砌筑工,还有一个是镶贴工。他们回来以后,我们宣传不够。建筑产品要想质量好,必须提高建筑工人的素质,他们的技术水平要提高,社会就要尊重他,要营造这种尊重工匠的氛围。
这次我要把这个作为一个建议,怎么样去弘扬工匠精神。当建立一种有利于工匠成长、能让工匠受到尊重、工匠生活质量水平得到保障和提高、能够享受到尊贵待遇的时候,我们的产品质量就能解决了。试想一个素质能力不高的人,怎么可能造出好的产品?我们在提升素质方面做得差些,应该加强。
靠地方保护培养不出竞争力强的企业
上次我去几个地级市的时候,应该是中等发达城市,和他们做交流,谈到了地方保护的问题。我说地方保护的结果是什么呢?有的城市三十年前我就来过,但很多政策限制外地企业进来。限制外地企业来的结果,现在看有的地级市没有一个像样的建筑公司。为什么呢?因为有保护主义。它根本不具备竞争的能力。小孩儿走路一定要让他摔几跤,不能一下都不摔,最后出去他就不知道怎么办了。
要相信市场力量,不能仅仅靠地方保护。现在招投标办法里,地方保护的条款比较多,比如在我得了精神文明奖、文明工地,也要加分,外地单位没有得,就不能加分,就进不来。
本来我们中国是统一的大市场,现在世界都是平的了,现在还一个一个城市限制外地企业,这是没有道理的。即使建筑法不修改,这一块也应该先改,先改一些限制性条款。根本性措施就是全国应该统统取消各种奖项加分,变成扣分,做得不好就扣分,不守信用,就扣分。
做企业,不论是国有还是民营,不论是中国还是外国,最终还是个管理问题,最终是企业内部自己的东西在起作用,企业内部的管理,管理到位了、强了,就能赢得市场,弱了就不能赢得市场,就会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