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内容由[中国幕墙网]编辑部整理发布:
据报道:上海要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离不开建筑行业的身影。每天都有千百万的人流进出各式各样的楼宇,创造出滚滚财富,但不计其数的废弃物也同时从大楼里排出,潜伏在我们身边。让建筑更低碳、更智能、更绿色,已经进入上海市政府的视野。有专家表示,上海可以在公租房运营、旧房改造方面有更大作为。
“新五化”绿色建筑占其四 助力申城科创中心建设
记者从上海市绿色建筑协会主办的“2015上海绿色建筑国际论坛”上了解到,2014年,上海市通过绿色建筑评价标识认证的项目共计70个(其中运行标识项目4个),同比增长133.3%。其中:公共建筑(词条“公共建筑”由行业大百科提供)项目43个,住宅建筑项目26个,工业建筑项目1个。至此,上海市已有绿色建筑数量168个(其中运行标识12个),总面积1429.15万平方米。
今年3月24日的政治局会议上,有一个概念让人耳目一新:“绿色化”,再加上十八大提出的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五化”成为了接下来中国发展的主题。在建科院建筑新技术研究所所长杨建荣看来,绿色建筑和其中四化紧密相连,“城镇化、信息化、工业化、绿色化和绿建十分契合。”上海市绿色建筑协会副秘书长王宝海在接受东方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建筑能耗一直较大,绿色建筑则可促进节能减排;同时,新一轮城镇化推进当中,建筑是重要的支撑,但要避免过去的粗放做法;“对建筑业本身而言,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环保,也是为了行业可持续发展。”
2014年6月17日,上海市政府颁布《上海市绿色建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其推“绿”力度堪称“全国最大”。《三年计划》要求,到2016年底累计完成700万平方米既有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改造后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下降20%及以上的要达到400万平方米。还将加快制定公共建筑超限额用能惩罚性电价政策。到今年底将基本覆盖全市国家机关办公建筑。
专家谈“绿化”:要适合国情避免“技术崇拜”
杨建荣认为,上海绿色建筑质量在全国可说最好,但即便这样,申城建筑“绿化”之路还有很大上升空间。有专家认为,绿色建筑不应仅仅是技术的堆砌,而应该考量具体项目和特点。要避免盲目的“技术崇拜”,选择最适合的绿色建筑技术。
斯图加特大学DirkSchwede博士在论坛上表示,中国的建造体量十分庞大,产生的总负荷(能量,土地,资源消耗和空气污染)不断增加,而且建筑物的各个部分经常性更换,建造环境也经常重新设计。他说,德国的电价是中国的4倍左右,德国建筑类型和建筑密度(词条“建筑密度”由行业大百科提供)比中国更小,这种情况下,不同于德国的绿色建筑,分布式能源和综合式可再生能源生产才是适合中国的。
“上海的绿色建筑必须适合本地情况。”王宝海告诉记者,上海建筑主要从气候、居住习惯、建筑类别三个方面来考量,“上海夏热冬冷、地少人多,建筑大多体量很大,以高层为主。”王宝海表示,绿色建筑应当符合这三方面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