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宝安国际新机场位于珠江口东岸,距深圳市区直线距离32公里,是中国南方最具开放特色的大型国际机场。深圳机场T3航站楼是深圳建市以来单体面积最大的公共建筑,与本区域的香港机场、广州机场、澳门机场、珠海机场形成一个规模宏大的珠三角机场群,对本地区的社会与经济影响深远。
该工程由深圳机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兴建,意大利fuksas公司和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联合设计。中建八局承建T3航站楼二标工程,建筑面积15.9万平方米,包括地下2层、地上3层和局部夹层,结构类型为钢筋混凝土 钢结构屋盖。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项目部结合中建八局企业文化推进年以准军事化管理为核心思想部署“作战”方案,通过开展劳动竞赛、召开誓师会、签订进度军令状等活动,将项目部及各劳务处全部纳入准军事化管理中(高峰期动力投入达2200人);搭建组织架构,明确各级职责,以项目总承包部为“团”,初期战区分为南、北、东西指廊3大战区,负责落实战区封顶目标,对应派3个执行经理部(连)突击,保证了工程的质量、安全与进度等。
在技术攻克方面,138根清水Y型柱浇筑是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一大难题。深圳机场T3航站楼项目经理袁光辉指出,要想做到每根柱体形状相等,表面光滑无拼缝的效果实属不易,而关键在于模件的制作。为制作好模件,袁光辉组织召开研讨会连夜制定方案,开始对木模、塑模和钢模等材料进行试验,他还亲自带队先后赴武汉、开平等地寻找合适的加工厂,在模件的制作过程中严格把控材料和工艺。袁光辉指出,光是针对钢模件的改进,就做了多次试验,力求做到精确无误。袁光辉还说,在试块方面,为了达到色泽均匀、气泡数量和大小均等的效果,他每隔几天就得往工厂跑,有时还得在那住下,仔细校对配合比,务求达到设计效果。经过近4个月的不懈努力,首条清水Y型柱一举浇筑成功,业主领导及设计人员给予Y型柱施工质量“国内最好的清水砼”的赞誉,同时形成了整体通高三维曲面清水砼工法,Y型柱设计模板申报了专利。
清水Y型柱浇筑试验成功之后,工期压力成为新的攻克难题。为此,项目部立即调整预定作战部署:对南、东西两战区及时各增派一连并肩作战,并在南区增加武力部署;坚持召开“每日进度促进会”,各执行部以幻灯片形式汇报当天进度情况以及症结所在;做到上下信息情报沟通顺畅,能时刻控制工程进展动态,对关键工期进行预警,提前调控,使各节点工期受控。严密的作战部署加之各级指战员及全体员工全身心投入一线战斗,实现了深圳机场T3航站楼第一块底板混凝土由中建八局率先浇注完成、第一榀桁架在中建八局施工区域成功吊装、主体结构中建八局率先封顶3个第一。
目前,深圳机场T3航站楼二标段项目在推广新技术工作中,结合工程特点,组织技术攻关和技术创新,在建筑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环境保护方面起到了示范作用,共推广应用建筑业全部10项新技术中25个子项和其它新技术应用9项,总结了工法5项,其中省部级工法3项、局级科技奖3项;申请专利6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发表论文4篇,其中省级以上刊物4篇;发布QC成果4项,其中省级以上2项;工程荣获“深圳市建设项目结构优良样板工程”、“广东省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优良工地”奖、中国建筑“CI创优金奖”、“全国工程建设优秀项目管理成果一等奖”等荣誉称号,通过了广东省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和中建八局科技示范工程验收,推广应用新技术的总体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