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幕墙网】7月份,在国内钱荒危机缓解、海外风险偏好回升和市场更严格的限制产能扩张政策预期等利好下,铝价出现短暂反弹。然而,电解铝行业产能过剩问题长期来看难以根治:低成本产能扩张导致产能“西进东不退”,而限制产能政策在保增长压力下难以落实。此外,在铝价反弹之际,停产的产能随时可能复产,而下游铝材加工行业也遭遇严重的过剩压力,市场期待的需求驱动行业及价格回暖的可能性不大。
限制产能希望恐再次落空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支持调整过剩产能,对整合过剩产能的企业定向开展并购贷款,严禁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违规建设项目提供新增授信。同时,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组织了国内15家骨干电解铝企业进行座谈,初步达成联合减产100万吨电解铝的计划。中国铝业、云南铝业、鑫恒以及中孚陆续发出公告,宣布暂时关停电解铝产能约70万吨。
然而,电解铝行业的盲目投资势头仍然没有“就此打住”。未来几个月,重庆、陕西、甘肃、新疆等地将有超过100万吨新增产能陆续释放,下半年国内电解铝供应压力并未因减产而有丝毫减少。
此外,在铝价反弹之际,原先出现减产的部分产能重新复产,这导致“限产保价”或者“限产降亏”的行动落空。
铝材加工行业面临冲击
在上游电解铝行业产能难以遏制之际,过剩压力也向铝材加工企业传导,这导致下游消费对铝价及铝行业的盈利情况形成拖累。
铝加工企业数量虽多,但生产集中度低、生产规模小。未形成高水平的现代化大型铝业集团群。数据显示,中国铝加工企业目前有1400家左右,其中铝挤压厂780多家,铝板[有色商机:铝板网]带箔厂650多家,但大、中型企业不足20%,落后的小型企业占80%以上,全国铝加工企业平均产能仅2.5万吨/年左右。产能最大的西南铝为80万吨/年,而工业发达国家的铝加工企业产能平均在10万吨/年以上,最大的产能达170万吨/年。
此外,中国铝材加工行业综合技术水平低,科技创新和自主开发能力弱,也是导致中国铝材出口竞争力不足的原因之一。尽管我国部分铝加工企业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工艺装备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开发和创新,使某些单一技术达到或接近了国际先进水平。但从整个产业来看,很多企业仍处于上世纪90年代的生产水平,受体制、机制、资金及技术方面所限,技术改造乏力。
市场寄予厚望的包装铝箔外需正面临着越发严峻的考验。在2013中国国际铝工业展览会暨上海国际工业材料展览会上,国内多家铝箔生产及加工企业表示,未来铝箔出口将更艰难。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铝箔产能达到350万吨,产量270万吨,产能利用率为77%,中国铝箔消费量185万吨,过剩85万吨。国内外铝价倒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加大、反倾销案例增多,加上未来铝加工材料出口退税可能取消或减少等一些政策方面的变化,铝箔企业出口环境或将恶化。
经济结构调整带来阵痛
2013年上半年,中国经济经历了先扬后抑的过程,但是各种矛盾经长期积累,传统的发展模式瓶颈愈加明显,主要表现在:货币信用总量扩张快,但实际利率和汇率较高;利率在不同部门间分化,房价上涨预期导致房地产实际利率为负,地方融资平台对利率不敏感,二者的融资需求限制了市场利率下行,PPI通缩则推高实体企业的实际利率。这种结构矛盾既对实体经济造成挤压,也导致金融风险继续累积,反过来限制了货币政策放松的空间。同时,有效汇率升值加快,放大了货币扩张和经济增长之间的脱节。
6月份钱荒反映出,中国金融体系的最大脆弱性来自于政府配置资源权力过大所导致的风险和大量债务。目前,长短端利率倒挂不可持久,被“冰封”的银行间市场必然传递到借贷市场。接下来,很可能发生经济跳水现象,资金链断裂,违约或将大面积出现。如果央行不修正长短端倒挂,那就一定是市场机制去修正,即经济硬着陆。届时,央行可能被迫再度释放流动性压短端利率下行。
有关人士预计,今年下半年,改革序幕正式拉开。为配合改革,经济适当减速和货币适当收缩是正常的。由于新一届政府侧重于经济改革,实际利率高企会导致企业盈利和个人收入增速受限,下半年经济难有超预期表现,需求收缩性导致经济失速风险攀升。尽管改革长远来看是利好的,但是至少在未来的几个季度,改革带来的“阵痛”难以避免。
总之,电解铝产能过剩是个顽疾,铝价反弹给停产的产能带来复产的动力。对铝材加工企业而言产能过剩越发突出,在外需减弱和出口环境恶化的情况下,尽管铝消费在轻型汽车等方面前景看好,但是结构矛盾或将在长时间内抑制铝价和铝行业扭转困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