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幕墙网】玻璃原料问题曾经是一个长期困扰我国玻璃工业的老大难问题,经过10 年的发展,情况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过去10年是我国玻璃原料发展的黄金时期,许多大型的现代化的
硅砂选矿厂逐步建立了起来,硅质原料的质量和生产技术水平都得到了很大提高,实现了由干法生产向湿法生产的转变,由简陋的、高劳动
强度的生产向大型机械化生产的转变。这些变化的取得首先得益于观念的转变。随着先进的
浮法生产工艺的迅速发展,随着对外技术交流的增加,人们普遍接受了这样的观念:没有优质原料就不能生产优质
浮法玻璃;同时也认识到,
熔化效率、
熔窑寿命等指标也与原料质量密切相关。随着“中国洛阳浮法”的国际地位的确立,人们在思考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时,更进一步看到了原料上的差距,从而加深了改进原料的紧迫感。随着人们对硅质原料重要性的认识的增强,硅质原料受到空前的重视。
这些变化的取得还得益于技术上的进步。由于资源分布的特点,决定了我国玻璃原料的主要来源是由
砂岩粉碎获得的,但是,砂岩的粉碎方法一直没有得到解决,长期以来,砂岩粉碎都是采用干法工艺,不仅工作条件恶劣,而且产品质量差。“七五”期间,由秦皇岛玻璃研究院等单位研究成功的“砂岩湿法棒磨粉碎工艺与装备”的科研成果为这一问题的解决开辟了道路。该工艺是由破碎———棒磨———筛分———水力分级———磁选———
脱水等作业组成的,不仅具有产品质量高、生产能力大的特点,同时还基本消除了粉尘污染,改善了劳动环境。1990 年在秦皇岛耀华玻璃厂雷庄砂岩矿建起了第一条砂岩湿法棒磨
生产线,证明了采用该工艺完全可以生产出符合优质硅砂要求的产品。1993 年在通辽玻璃厂建起了第二条砂岩湿法棒磨生产线,进一步证明了该工艺的先进性。此后,该工艺得到迅速普及,许多采用这种工艺的选矿厂相继建立了起来。
原料工业的技术进步是与玻璃工业的发展相伴随的,其动力来源于
玻璃行业对优质硅砂的迫切需求,同时原料质量的提高也有力地支持了我国玻璃工业的发展。综观
玻璃硅质原料工业的现状,仍存在着许多有待进一步改进的问题。首先,产品质量标准和实际质量与国外仍有很大差距。硅质原料质量是由化学成分、粒度组成、水分、
均匀性等指标决定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均匀性或
稳定性(或波动性) 。虽然优质硅砂的概念在国际上没有完全统一的指标,但差别主要体现在化学成分的高低方面,而对稳定性的要求基本是一致的。已有实践证明,当SiO2 的波动性超过0. 2 %时即会对窑内的熔化条件产生不利影响。目前,人们较普遍的认为:优质硅砂应达到如下的指标:
上述指标是参照国外技术资料与某些厂商提供数据提出的。我国已制定的行业标准并没有如此严格的要求,实际产品的质量与上述指标相比也有较大差距。
我国硅质原料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布局分散、单位规模偏小,解决玻璃用硅质原料的根本出路应是硅质原料生产基地化、商品化,这也是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做法。只有实现基地化、商品化,才能提高投资效益、降低单位成本,也才能使产品质量保持长期稳定。近年来建设原料基地的呼声虽然日益高涨,有关部
门和单位也作出巨大努力,但由于种种利益驱动,一厂一矿的不合理格局不但没有得到突破,反而有进一步强化之势,给原料基地建设进一步增加了
困难,但是逐步改革一厂一矿的状况,走向基地化、商品化,对于我国玻璃工业仍是一次大变革和进步,代表了发展方向。
要使硅质原料基地成为现实,就有必要转变观念,第1,应立足于现有基础,不应该一切从头开始。建设一个年产精矿60 万吨的原料基地需投资数千万甚至上亿元,巨大的资金需要短时难以满足,如果立足现有的企业,通过技术改造达到60 万吨以上的规模,所需的投资要少得多,具有更明显的可操作性。据调查,某些已建成的选矿厂存在基础设施过剩、部分能力闲置等问题。第2 ,应由单一生产玻璃用硅砂的观念,转变为生产工业用砂,满足各行业的用砂需要。除玻璃行业外,在
铸造、
陶瓷、
耐火材料、建筑、化工等许多行业都有大量的用砂需求,而各自的质量标准又很不相同,这正好为硅砂生产企业“生产不同产品、满足不同
用户”提供了条件。由于历史原因,许多行业自成体系,封闭运行,各工业用砂部门也是如此,这是不符合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是计划经济的产物。生产单一产品不利于降低生产成本,不利于提高经济效益,这是显而易见的。现在是需要按市场经济观念考虑问题的时候了。据了解,国际上许多著名的大型工业用砂公司没有一家是只单一生产某一种产品,而是无例外地生产各种工业用砂,满足不同行业的用砂需求,这是非常值得借鉴和学习的作法。
山东沂南小蛮山砂岩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是国内不可多得的优质资源,具备了建设大规模硅质原料基地的条件。华盛矿产实业有限公司投资6000 万元,已形成年产精砂25 万吨的生产能力,经测算,在现有基础上经过改造,只需再增加很少资金即可使之具备年产优质硅砂50~60 万吨的生产能力,从而成为
辐射华北、华中地区的大型硅砂基地。以现有企业为依托,建设成我国最大的工业用砂基地,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这一思路值得有关方面认真研究。
我国作为玻璃生产大国,在即将到来的下个世纪必将实现由大变强的目标,硅质原料工业必须进一步发展才能支撑起这一伟大的转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