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幕墙网10月25日消息】10月11日,由中国
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主办的2010年中国铜加工技术创新及产业升级大会与2010中国
铝加工技术创新及产业升级大会同时在上海召开,近百位来自中国有色
金属工业协会、有色金属研究所及企业的专家代表分别围绕铜加工技术和发展,铜及其
合金新材料的开发与应用、节能、降耗、环保技术的综合运用,以及
铝加工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升级,铝加工产业技术装备的开发应用,
铝合金后期处理新技术等方面作了精彩的发言。
在铜加工技术创新及产业升级大会会场,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铜业部主任王碧文教授表示,中国铜加工业经过多年的创业与发展,特别是“十五”期间的迅速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铜加工材的品种、产品质量逐步提高,加工工艺与装备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他同时也指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向低碳、节能、环保方向发展,中国铜加工工业也进入了微利化和精细化时代,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中国铜资源短缺、铜价和人工成本不断推高、进一步压缩了铜加工盈利空间,因此中国铜加工工业必须不断通过技术创新、发展短流程、节能、减排、自动化、连续化生产工艺,发展利用再生铜资源直接生产铜加工材技术,以确保中国铜加工工业持续、稳定的发展,促进产业升级。
对于铜加工工业今后的发展,王碧文介绍,铜加工新
型材料的发展趋势将是:高、精、尖、功能化、智能化;产品将向高
精度、高表面、性能高度一致化方向发展;新工艺正向节能、环保、低碳、连续化、短流程方向发展。铜加工重点攻关方向有:再生铜直接利用技术,铜合金
管材盘管拉升,高效传热铜管生产技术及品种、环保铜合金开发,引线
框架带材生产技术和品种开发;高性价比铜加工装备及整条
生产线装备开发。
宁波金田、中铝洛铜、海亮股份、金龙铜管等业内龙头企业已经走在了行业的前头,这些企业的代表也在会上介绍了各自在进行技术创新及产品升级方面的经验。尽管这些企业生产的产品有所区别,但主动淘汰落后
设备及技术,积极推动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加快产品结构的调整,深化内部管理等都是这些近年来始终走在行业前列、保持市场份额优势的企业的共同特征,值得业内其他企业学习。
“国内外有色金属新材料和新技术发展正处于旺盛时期,谁拥有先进技术和不断推出新材料、新产品、新技术,谁在市场竞争中就能拥有主动权”。王碧文建议,现有铜加工企业应加强以改善和提高技术经济指标、提高产品质量为目标的现代化精密管理;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发展以短流程、节能、环保、高效的生产技术,建设连续化、自动化、专业化生产线,加强自身竞争力;力争在今后10年内,把中国铜加工业建成节能、节材、环保、高效、生产技术先进、产品质量优良、管理精细的创新型铜加工产业。
在铝加工技术创新及产业升级大会会场,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铝业部主任宋禹田在发言中详细介绍了我国铝加工业的发展现状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以及铝加工产业所面临的结构调整的方向和措施。
他表示,近年来,我国铝加工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快速提高,部分大型铝加工项目选用大量世界一流水平的技术装备,极大地提升了我国铝加工业整体水平。
铝箔及部分
铝板带材等产品质量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是,在我国拥有资源优势的西部地区铝加工业发展薄弱,全国整体看,产业集中度有待提高;高档次产品欠缺,依赖进口的比重较大。产品质量波动较大;铝加工产业基础理论研究比较薄弱。
他指出,铝加工业目前面临结构转型的关键,铝加工企业应进一步向有资源的地区转移,进一步扩大铝电联营规模,提高产业集中度;逐步淘汰落后技术装备,创新科学管理,进一步提高节能减排工作成效,向大型化、连续化、智能控制化铝加工业发展。
中冶东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侴作泉、上海铝业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林学丰分别就我国铝加工产业升级、长三角地区铝加工产业升级问题发言。侴作泉指出,我国铝加工产业升级应该放在产能调整、合理布局、铝加工材生产精细化分工、延长产业链及引进吸收先进技术装备方面。林学丰表示,长三角地区铝加工产业升级迫在眉睫,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长三角地区铝加工产业应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调整产品结构,发挥区域优势,把铝加工业“做专、做精、做强”。
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王祝堂教授就引进
铸轧辊铍青铜棍套,提高
铝带坯产量与品质问题发言;苏州有色金属研究院长海博文、佛山赛福
铝材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麦鸿杰分别就铝合金在交通运输上的应用、铝
挤压材在线
淬火技术问题发言。其他专家及业内人士也分别就相关问题发言。
中国铜加工技术创新及产业升级大会和中国铝加工技术创新及产业升级大会的成功召开,增进了铝加工行业专家学者与企业的交流;并对铜、铝加工技术和发展;铜、铝及其合金新材料的开发与应用、节能、降耗、环保技术的综合运用;企业发展思路及规划等进一步发展、进一步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起到了重要作用。【完】
与【】相关热点资讯:
【了解更多 “” 相关信息请访问
型材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