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中国幕墙网 > 节能专区 > 新闻正文

国家环保部委员:建筑节能搞低碳是大势所趋

来源:中国建筑节能工程网  作者:*  日期:2010-10-12
页面功能 [字体: ] [ 打印 ] [ 投稿 ] [ 评论 ] [ 转发 ] [ 啄木鸟 ]
  现在气候变化已经不是可能,而是很可能的。尽管哥本哈根会议前期冒了“气候门”,但是前段调查表明,除了那几个科学家做法上有点欠妥以外,但是气候变化总得趋势是无可争辩的。
  【中国幕墙网 10月12日消息 】现在气候变化已经不是可能,而是很可能的。尽管哥本哈根会议前期冒了“气候”,但是前段调查表明,除了那几个科学家做法上有点欠妥以外,但是气候变化总得趋势是无可争辩的。我们中国和全球的可持续发展都要在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来实现。  

  长江上游,我们的冰川已经退出了一公里。前几天在天津开了一个会议,介绍说40年退了4公里。冰川退出就是溶解了海平面的升高,世界银行这张图是十几年的预测,孟加拉国我们看左边海岸线用白的做比较,右边是升高了一米以后的情况,很多小岛浅的地方都已经淹没了。这个情况不光会发生在孟加拉国,全球气候变化,我们中国也在其中,中国13亿人口,有8亿人口居住在低海拔地区,这张图上有点的地方都是城市居民点,我们有8亿多人都会面临危险。  

  这个情况今天联合国人居中心主任也来了,他也注意到亚洲从日本到韩国、马来西亚、孟加拉,这些国家都会受到威胁,我们看到的红点、黄点都是50万、100万以上的人口城市。  

  当然说到气候变化,发达国家有很大的责任。从工业革命到现在,10多万吨二氧化碳有7万吨是他们排放的。所以共同带有区别的责任是合情合理的,是符合事实的。今年世界银行发布的世界发展报告也登了这么一幅报道,大家可以看到左边的图,光单纯的红线是发达国家按照人口10亿左右可以排放多少,但是从工业革命之后下面都是他们多吃多占多排放,这是从总量来看。所以他们有很重要的责任,理应来帮助发展中国家来应对气候变化。  

  这张图是联合国拿七国集团和某些区域的收入差距比较,我们中国这条线是红线,比下面的印度和非洲这些国家略高一点,所以从1980年到现在是从1万美元的差距到现在接近3万美元,我们现在是3千多亿。所以这是一个客观事实,表明我们现在发展中国家不能超出我们目前实际的能力,硬要我们承担跟我们责任跟能力不相符合的义务。  

  但是我们中国确实增长的非常快,这是我根据国家统计局整理的数据,不详细说了。去年中国人民大学完成了联合国开发书要求做的中国人类发展报告,这张图是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排放总量美国应该是排放很多的,从40多亿吨到60多亿吨,中国不到10亿吨,但是随着经济增长现在已经超过了这个数字。所以现在中国排放量是世界第一,西方国家也因此大做文章。从人均排放量来看,美国始终在20吨左右的排放,现在人均一年排放20吨,中国的线看到底下与世界平分有一条粗线,从两吨到了现在的五吨。所以在2006年跟世界人均相等,2007年超过了,现在超过了更多。  

  另外现在世界上很强调生产力,刚才主席也提到,你的土地有多少生产力,开发区一平方公里能够产生多少GDP,现在我们消耗多少水、消耗多少物质,排放多少碳,也应该有多少生产,就是碳生产力。  

  这张图上是非政府组织公布了中国和其他20国集团于生产力和人均GDP,横坐标是人均GDP,纵坐标是碳生产力,中国人均GDP还不如俄罗斯,碳生产力还不如印尼和印度。所以现在中国形势是人多,GDP总量高,但是人均GDP是100多位,碳生产力是在20国集团里面是倒数第三。  

  所以转变发展方式,实行科学发展是我们一次新的机遇,我们这几年高速发展实际上是高碳、低值,难以为继。所以胡锦涛主席在2007年提出要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在08年在他的讲话当中又提出来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去年在联合国会议上,中国要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提出了一些指标。作为一个国家的主席,他在连续三年强调低碳经济,这决不是偶然的。  

  再看看我们现在发展的道路,这张图是人民大学的,他说我们中国人类发展指数现在有很大进步。尽管我们人均GDP不高,但是人类发展指数已经接近比较高的水平,但是往后怎么走,像美国这样人类发展指数很高,但是人均二氧化碳排放很多,还是像日本那样稍微低一点,日本现在减排了,我们也要减排,要走新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道路,这张图就指出了这个问题。  

  前不久国际能源机构公布了2008年世界能源数据,这两张图是我从上面整理出来的,我们看几个数据,07年中国人口占世界20.3%,能源供应量我们是16%,说明我们还比较节省,没有把人口份额能源都消耗掉。但是由于我们主要烧煤,所以二氧化碳排放量是20.8%,人口是20.3%,这就比世界的平均多了四个百分点,单位GDP排放量就更加可观了,是4.3倍多。而2008年世界人口增加了1亿多,说明我们计划生育很有效,但是人口比例在世界就变成了19.8,而一次能源是17.3%,说明能源增加了,大家知道新世纪以来能源增长速度全球第一,而这样的结果二氧化碳排放量占了22.2%,比人口份额多了两个多百分点,而我们比世界人口人均排放多的更明显了。  

  所以这说明什么?我想跟刚才我们讲的共同带有区别的责任,我们历史上中国理直气壮不欠什么帐,但是从现实流量来说,我们已经超出人口份额了,这必须引起我们重视。  

  所以我们现在必须搞低碳,而低碳首先是观念,刚才提到资源生产力,我们需要不断降低碳的强度,所以十二五期间碳排放要降低。这个跟发展中国家自主控制,所以我们不会承担定量减排。但是我们在国内是不是可以搞碳预算和开展碳生物,把这个碳强度换算成国内的比较好控制,日本专家跟我们交流的时候,日本减排没有目标,虽然签订了京都议定书,而且在日本召开了会议,日本这些年不但没有降,反而有增加。  

  另外从制度上和政策上要有创新。联合国和世界银行报告指出来,为了实现控制到两度升高的目标,需要有各种手段,其中第一项就是节能,而住房是节能很大的一个问题。建筑节能意义特别大,表面看实际原因是为了减排二氧化碳,实际上也是经济模式、能源消费、人类生活的一次变革。我们现在对于全国住房的数据应该说还不能很权威,在全世界城市和住房占的能源消耗很大,中国有的说比较高,有的说的低,还没有一个权威数据,但是我想从建筑材料的生产耗能,像二氧化碳的耗能,建筑工地施工的耗能,装修的材料耗能,供热的耗能,空调的耗能,还有随意拆除一些可用建筑的浪费。刚才香港的老总说,有的时候不能不拆,要提高容积率,或者是一些材料不能再维持了,但是有些房子不存在这样的问题,我想随便拆房子应该有权威机构的批准,我觉得应该受到批评。  

  再有一个虽然我们国家城市化率虽然还不到50%,离城镇化还不够,麦肯锡说中国新的民用建筑采用全球标准,这两项加起来可以大大降低能源需求,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在国际上也有不少建筑能源综合的一些方法、技术,比如说消减能源的需求,用更好的保温材料、用能耗更高的器具。上海世博会这次围绕着城市节能技术是最大的亮点之一,这是民航的一个建筑,还有上海LED节能的模式。我曾经到山东济南去看,现在国家是12侧以下,必须热水器和建筑一体化,省得盖好房子再改房子。现在山东就做到了一体化,换热器在靠南的阳台,在底下有一个水箱,每家都可以自己用阳台上特殊的换热器来供热,成本大约是一户4000块钱左右,应该是可以接受的。  

  我到去年南非开普敦,他们有一个棚户区改造带我们去看,就是换热水器,而所有热水器产品都来自于中国,就是热水器是很好的住房改造。当然现在不光有热水,还有其他光电等等。  

  还有校园,无锡的江南大学低碳校园,他们用了互联网等一些技术,现在被教育部评为世界先进水平。所以我们低碳的发展,一定要有规划,有行动。要有很好的政策。  

  建筑节能最要紧的是规范,因为建筑在设计的时候就抓好了节能比后面都要强。所以建筑物要不要收税,要不要实行低碳认证,建筑材料怎么实现既环保又节约,而且是新的材料。清华大学一位院士研究组就说:应该重新利用自然,不要刻意追求人工环境。这也是很重要的一个观点。他们还提出了如何考核建筑节能,零能耗当然很好听,现在有些发展商用这个口号打出来,但是零能耗很难做出来,也不一定符合中国国情,低能耗就不错。所以坚持科学发展观,如何走中国特色低碳宜居的道路,是我们目前一个很重要的任务。  

  国务院前不久公布了决定有七个战略性新兴行业,里面提到了节能环保,也提到了新材料。国家有关部门比如国家发改委提了五个省和八个市要列为试点,杭州也是试点城市之一。无锡要建生态示范区,瑞典也准备在无锡建低碳区等等。住建部还要求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现在大型公共建筑中国模仿西方节能很成问题。关于碳税认证的研究,碳税已经有成果,低碳认证刚开始。杭州从去年开始决定建设低碳城市,应该是走在全国的前面。联合国环境署在今年登了这么一组照片,大家可以欣赏一下,远处是中国到处可见的高楼大厦,往前一点就是中国高速公路,中国高速公路现在世界也很瞩目,联合国环境署对这个评价很高,说这个系统是两千多年来经过历代改善演化成一体的循环经济,它的资源利用效率最优化、废物是减量化,我们现在搞低碳城市,建筑节能应该等待我们去创造,谢谢大家。  【完】

门窗幕墙第一手资讯! 上中国幕墙网 news.alwindoor.com 手机访问地址 3g.alwindoor.com

转载时需注明出处:中国幕墙网 www.alwindoor.com
我要评论 (已有*人参与评论)
上一篇:高原生态节能建筑试验示范工程青海湖畔竣工
下一篇:寻找适用于村镇屋面节能的材料和技术    
【回到顶部】
  第九届中国幕墙网年度大型读者有奖调查,将于2013年11月正式启动,在2014年3月10日结束,分别从幕墙工程认同度;产品的品牌...
[正文]  [评论]

中国幕墙网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文章版权,归中国幕墙网和作者所共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转载要求: 转载的图片或者文件,链接请不要盗链到本站,且不准打上各自站点的水印,亦不能抹去本站水印。

隐私条款: 除非特别声明,否则文章所体现的任何观点并不代表中国幕墙网。
本站转载或引用文章若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将其删除!

月精彩评论集锦
知识百科
月热点新闻推荐
月企业关注度排名
月产品人气值排名
客服电话:400-60-54100  传真:0832-2201099 销售值班电话:15023154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