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样一个物资过剩的年代,大多数产品的供应都是极为丰富的,企业往往需要大量的销售人员去推销。但在2007年,Low-E玻璃就不需要推销,任何工程所需Low-E玻璃的供货期都长达两个月甚至3个月,各个厂家哪怕是最小的能做Low-E玻璃的厂家其产品都供不应求,这是近十年来
门窗幕墙行业里非常罕见的现象。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南玻的
许武毅先生就上述问题给予了解析。
资料显示,中国
平板玻璃产量已连续18年位居世界第一。2007年11月,全国
平板玻璃产量为4195万重量箱,同比增长9.9%,前11个月累计产量为4.53亿重量箱,同比增长14.1%,其中
浮法玻璃所占比例高于85%。2007年,全国平板玻璃产量超过5亿重量箱,并以占世界40%的产量蝉联全球产量冠军。看到这样一组统计数据,人们或许在疑惑,中国玻璃产能连续位居世界第一,这样庞大的产能大国,怎么会出现玻璃产品紧缺呢?
是的,就是在2007年这样一个过剩时代发生了这样一种“蹊跷”的紧缺,是实实在在发生在
玻璃行业的紧缺,当然紧缺的不是平板玻璃,也不是
浮法玻璃,而是新型
节能玻璃——Low-E玻璃。2007年,任何工程的Low-E玻璃交货期都长达两个月以上,全国的生产厂家哪怕是最小的Low-E玻璃生产厂家的Low-E玻璃都供不应求,并且大都不能如期交货。这是近十年来
门窗幕墙行业里非常罕见的一种现象。
据了解,世界市场上Low-E玻璃早已普及,我国从1997年开始才逐渐引进Low-E玻璃生产技术及
生产线,逐渐拉开国产Low-E玻璃发展的序幕。至2008年一季度,国内已投入生产的Low-E玻璃(离线)生产线已达27条,包括在建的共有约40多条,已形成超过2000万平方米的生产规模,但仍与市场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产品供不应求。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紧缺?许武毅说,横向分析国内政策及经济形势,纵观国内Low-E玻璃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
国家节能减排政策需要完成产业转型
我国是建筑业大国,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目前,
建筑能耗约占全国总能耗的三分之一以上,
民用建筑和
公共建筑单位能耗水平是欧洲的四倍、美国的三倍,不节能的建筑占总产量占95%,这与国家倡导的节能政策是背道而驰的。按照国家节能目标和“十一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意见”的要求,新增建筑将达到50%的节能目标,北方严寒地区以及四大直辖市将达到65%的节能目标。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就已开始陆续颁布和实施相关的节能标准。2008年4月1日,我国《节能法》全面实施,
建筑节能是节能法的重要推广对象,在大力提倡节能减排的背景下,国内建筑物的节能状况受到重视,节能玻璃需求也日益增加。这些标准与
政策法规的实施也使得传统热反射
镀膜玻璃已经不能满足建筑节能要求,必须完成由传统镀膜玻璃向新型节能玻璃的转型。而Low-E玻璃也正是这样一种为响应国家发改委《中国
节能技术政策大纲》的精神,从而实现国家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战略。
据权威部门统计,Low-E玻璃2005年产量为590万平方米,2006年为920万平方米,2007年为2000万平方米左右。从无到迅速普及推行使用,Low-E玻璃能够发展的如此之快也得益于国内如南玻、耀皮、洛玻、信义、浙玻等一批有实力的企业不惜耗费巨资快速上马Low-E玻璃(离线)生产线。但是,较快的产能增长也还是不能满足市场的急速扩大,如2007年Low-E玻璃产能才达到美国2004年年产量的三分之一。而我国幕墙产量占世界的80%%,我国每年外门窗使用量也是美国的数倍。在完成由传统
热反射镀膜玻璃向Low-E玻璃转型的产业调整的2007年,仅
玻璃幕墙工程上需用到的Low-E玻璃就近2000万平方米(外门窗市场上的需求量不在其中),所以市场上膨胀的需求量与产能的悬殊造成了2007年Low-E玻璃的紧俏。
LOW-E玻璃的需求在公建与民用市场上形成井喷
Low-E玻璃已在西方国家成为“节能窗玻璃”的主流产品,而在我国Low-E玻璃则是近年来市场需求增长最快的节能玻璃。Low-E玻璃在引进国内时,主要作为高档节能玻璃用于公共建筑及高楼大厦,但在2005年中国把节能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开始,越来越多的公共建筑及高楼大厦和民用建筑均采用了节能Low-E玻璃。特别是在2007年,在《节能法》实施的前夕,镀膜玻璃产业基本完成由传统热反射镀膜玻璃向Low-E玻璃转型的产业调整,几乎所有的公共建筑及高楼大厦玻璃幕墙项目都在考虑采用Low-E玻璃,民用建筑在外门窗上也开始大量使用Low-E玻璃。
南玻等大型厂家的产能调整
2007年Low-E玻璃紧缺还有一个因素就是部分大型Low-E玻璃生产厂家出现的产能调整。譬如Low-E玻璃生产龙头企业南玻工厂由深圳福永搬往东莞麻涌镇,生产线需要重新安装调试,对南玻2007年的产能有着比较大的影响。在国内Low-E玻璃产能第一的南玻集团,受搬迁影响2007年Low-E玻璃产能才480万平方米,搬迁及扩产后2008年Low-E玻璃的实际产能将增至1200万平方米。另外,信义等厂家新增加的Low-E玻璃(离线)生产线没有如期上线投产,也对2007年Low-E玻璃的产能有着一定的影响。
总之,Low-E玻璃紧缺决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由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我们期待着,2008年将为Low-E玻璃迎来一个崭新的局面。
与【】相关热点资讯:
【了解更多 “” 相关信息请访问
玻璃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