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居住区垃圾四色分类的要求,
玻璃应投放到绿色垃圾桶中。这点让不少市民不解,看来毫无用处的玻璃怎么被投入意味着环保绿色的桶中呢?“上海的废玻璃处置完全能消化掉,我们特别希望市民在家中就做好分拣。”上海申行玻璃有限公司负责人陆荣康介绍,工厂生产能力是10万吨,现在仍然处于“吃不饱”状态,预计四色分类推广下来,会增加回收和处置量,但完全可通过扩大
生产线来解决问题,关键问题是上海市民要配合分拣。
利用回收率可达70%
昨日上午,在闵行朱行路51号的上海申行玻璃有限公司内,记者完整地看到了废玻璃现代循环的全过程:满满几只大船的废玻璃由码头卸下,送上传送带进入厂区,经过清洗、粗碾,进入了自动分拣流水线;在摄像头的监视下,各色玻璃被自动分开,并拣出
塑料瓶盖、广告贴纸等杂质;拣清后的透明、棕、绿玻璃被分别碾成细颗粒状,仿佛如纯净的
石英砂,码放入仓库;再装车启运到下游的玻璃制作公司,投入熔炉,变成漂亮的新瓶,完成了一次真正意义的“浴火重生”。
“从理论上,玻璃可完全实现回收利用。”上海申行玻璃有限公司总经理陆荣康介绍,玻璃品种多样,包括食品玻璃、
门窗玻璃、有害玻璃等,现在已经形成产品的主要是食品玻璃,还包括烟灰缸等装饰品,回收利用率达百分之六七十。而即使是灯管、电脑板等有害玻璃,也能被处理制成人造
大理石,成本低于天然大理石,但由于所需成本巨大,生产线还没投入。
工厂处于吃不饱状态
“上海的废玻璃处置完全能消化掉,我们特别希望市民在家中就做好分拣。”陆荣康介绍,工厂生产能力是10万吨,现在仍然处于“吃不饱”状态,“去年我们一共‘吃进’7-8万吨。”他表示,预计四色分类推广下来,会增加回收和处置量,但完全可通过扩大生产线来解决问题,关键问题是上海市民要配合分拣。
据陆荣康介绍,公司如今回收处置的这些玻璃,还是从社会回收而来,在全市有不少回收网点,从小贩手中回收,再通过水路运输过来,有
分散性和自发性特点。据统计,上海地区每天混入城市生活垃圾中的废玻璃达500吨,这些废玻璃90%靠水路运到工厂的专用码头。
但是仍有相当部分废玻璃没进入回收利用系统。“由于玻璃成本低,很多市民不分拣,而是混入生活垃圾,给末端处理带来影响。”市废管处有关负责人表示,如果废玻璃不经分拣进入焚烧厂,会破坏锅炉;如果进行生化处理堆肥,也会影响效果。而现在各区县有集中的回收点,由环卫集中收运。
2002年以来,上海规划建设了一批废旧回收交投站,并向社会公开招
投标确定了分拣场的经营主体,初步构架起废旧回收网络,推进废旧
金属、废纸和废塑料等再生资源回收。由于受到包装要求特殊、运输成本高和分拣场地不足等因素制约,大部分源于民用的废玻璃混同生活垃圾处置,未得到应有的回收利用,既增加了垃圾总量,又未能有效利用资源。
与【】相关热点资讯:
【了解更多 “” 相关信息请访问
玻璃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