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以来,北京市民已经进入一种倒计时的兴奋状态,空气中充斥着兴奋和紧迫感,“好运北京”的公益广告牌随处可见。首都机场3号国际航站楼、奥运轨道专线、十几个奥运场馆等为迎接奥运而高标准的基础设施都将建成。
日前,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2007学术年会暨“后奥运时代城市与建筑发展趋势论坛”在北京市建筑设计院举行。奥运会对基础服务设施的大力改善,将为旅游、金融等服务业在奥运会后的飞速发展创造条件。那么奥运会后的建筑师该思考什么?
自北京获得29届奥运会举办权以来,中国的奥运场馆及其相关城市环境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成为进入新世纪以来最重要的城市建设事件,它促进了中国城市化进程,提升了建筑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为中国建设行业带来空前的繁荣,也为中国的建筑师创造了难得的执业机会。
众多的世界级大师都为北京设计了新建筑,既使中国建筑师开阔了眼界,也同时给传统的建筑评价标准带来了冲击和疑惑,中国建筑该向何处去?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哪里?
十年“前奥运时代”
“随着技术和生产方式的全球化,建筑市场必将更加开放,要想在没有地域屏障的市场中实现建筑师的理想,创新是建筑成功的前提,创新才能使我们的作品与众不同。建筑师在追求创新的同时,充分印证了建筑与社会、经济、文化、技术等方面的影响,这类建筑既要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同时还要具有现实的合理性和可能性。”一位与会建筑师说。
“自从1998年国家大剧院国际
招标以来,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10年的时间,整个过程可以用‘前奥运’来概括,对于奥运会、后奥运来讲,现在是前奥运时代。”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理事长马国馨表示,“建筑业有一定的超前性,很多建筑师不同程度上对所在的城市都有一些破坏,也设计了一些败笔。奥运后我们能向世界展示的是什么?虽然力量微薄,只是一种声音,但也应该思考了。”
针对“前奥运”的建设成果,如何应对后奥运?2008年以后建成的建筑会怎么样?包括上海
世博会、深圳大运会,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中建国际(深圳)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总建筑师郑方(参与水立方设计的中方设计师)介绍:“像‘鸟巢’这样的奥运主场建筑,观者看到的是对体育建筑语言模式的重构。雄伟、单纯、明确、强烈是观者对它的解读,而‘水立方’面对一个在空间上无可争辩的控制者,在主场已经确定的情况下,找到一种共生的关系,用一种平静表达了对主场的礼让与尊重。”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庄惟敏设计了北京柔道跆拳道馆和北京射击馆。他表示:“奥运会、世博会是给中国两大城市命题,可短短几十天的比赛和展览很快就会过去,如何在会后达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需要共同研究的话题。体育建筑的一次性建设投资是非常巨大的,针对学校而言,要在高投入之后既能满足奥运要求,又能让学校在长远的使用中不背包袱。北京射击馆是奥运会的比赛场地,
固定坐席和临时坐位都被设计为完整的区域,当大型赛事结束后,轻型
钢结构的临时坐席可以被整体拆除,从而获得完整的空间,可进行多种可能的灵活的功能改造。”
后奥运:谁对城市负责
奥运申办和筹备的成功展示了一个极具诱惑力的国家,具有号召力的城市命题能成为一个国家发展的强力引擎。
奥运会、世博会像两大加速器,对于奥运和世博的关注在这个月已经像高温的天气和持续走高的股市一样,形成了一股高热状态。
现代奥运会已超越纯竞技体育的意义而成为世界性的大聚会,是社会、文化、科技、经济的综合展示场。对中国、对北京有深刻精神意义。自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以政府成功的商业运作及令人难以置信的赢利为世人瞩目,洛杉矶市政府利用大学及社区现有体育场馆,或在大学兴建新场馆赛后为大学所用的运作模式,被后来许多争办奥运会国家所效仿和借鉴。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有11个新建场馆中有4个落户在大学里,分别是北京大学的奥运乒乓球馆、中国农业大学的摔跤馆、北京科技大学的柔道跆拳道馆和北京工业大学的羽毛球馆。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高级建筑师杨明说:“上海世博会被称为北京奥运的‘接力棒’,世博会给上海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巨大挑战,世博基地上70%的建筑物在会议结束后将被拆除,仅有30%将保留下来。奥运会场馆多为永久性,会后基本使用性质不变,世博会场馆基本是临时性的,会后土地使用性质会改变,使得上海世博会被赋予更多的历史使命,对城市格局的改造和重组的意义也更加直接和深远。在一轴四馆的永久建筑之外,世博会处处涌动着用创意永垂青史的热望。”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邵韦平表示:“我们必须对前奥运时代有深刻思考,寻找到各方利益的平衡点,探索出可持续发展与未来城市的最佳途径,以及对建筑师执业能力的考量。”
“从申办奥运会开始,我一直在参与北京的奥运建设,但是北京和其他南方宜居城市有着很大差距,所以我心里非常忐忑不安。”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副主任黄艳表示。
“建筑业开放并不是‘洪水猛兽’,开放的设计市场也不是‘实验场’。‘鸟巢’等几大建筑一直是受全国关注和争论的焦点,但需要澄清一些概念。比如31个奥运场馆中,有19个新建场馆,只是为数有限的几个建筑是和境外事务所合作,绝大部分的场馆是由国内设计院完成的,完成度非常高。建筑师们更要关心的是它们会后能否和谐、持续地被城市使用。”黄艳说。
邵伟平表示:“高完成度建筑是提高建筑整体水平的起点。高完成度建筑并非一定是优秀的作品,但是优秀的建筑一定是来自高完成度产品,因此应该利用当前中外建筑师交流的有利时机,充分了解和吸引国际同行之有效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式,从建筑完成度入手,对症下药。”
“尽管‘和谐’或是‘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建筑界最滥的词汇,已是老生常谈,但时时都受冲击。建筑师一定要为城市负责,为老百姓和社会负责,为资源和环境负责。北京每年的开复工面积为1.3亿平方米,竣工面积每年为4000万平方米,城市发展到目前这种阶段,在大量赚钱的同时,要回避粗制滥造。奥运会后,全世界会更加瞩目北京,那个时候北京建筑拿什么给世界?要把北京建成一个绿色宜居城市,今后需要诸多建筑师为这个城市负责。”黄艳说。
与【】相关热点资讯:
【了解更多 “” 相关信息请访问
节能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