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摘自:中国铝业网
近期国家宏观调控措施的不断出台,从根本上改变了多年来国内铝供给和消费双双高速增长的局面,国内铝市场需要寻找新的供需平衡点。
铝供给增幅减缓
国家抑制电解铝工业发展过热的政策
不断出台,电解铝失去了高速增产的动力。国务院通知对所有在建、拟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全面清理,重点清理钢铁、电解铝等行业,提高电解铝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使新增资金介入电解铝行业的门槛提高,拟建项目大量减少,产量增长动力下降。据有色工业协会资料显示,已经有147万吨的计划建设产能被叫停,另有90万吨产能推迟建设。调控政策相继出台,从长期来看有利于国内电解铝工业健康稳定发展,遏制低水平扩张,抑制电解铝产量盲目增长;短期来看,由于目前国内已有116万吨的产能已经建成,已建成产能大部分有稳定电力供应,能耗也较低,这部分已建成产能将陆续投产。
从目前国内已有30多家电解铝厂停产和减产的情况分析,电力和氧化铝供应紧张、价格居高不下,短期内对产量影响较小,停产厂家多数都是产能小、能耗高的企业,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等经济较为发达,电价相对比较高的地区。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每月铝产量可以看出,原铝月产量非线性同步增长,就意味有产能被闲置。由于每月的天数不同,为了更加直观准确地分析铝产量,我们把月产量细分为日产量,在2003年12月日产量创下相对低点1.611吨后,2004年1月开始产量又呈现增长趋势(见附表),2004年1月和2月产量环比分别增加了0.4%和3%,4月份日平均产量几乎与3月份持平,5月份产量又恢复了增长势头,产量环比增长了3.3%,以上数据也证实了一点,在一些铝厂停产和减产的同时也有部分厂家在增产。
国内电解铝产能2003年底已经到达830万吨,由于多种原因部分产能处于闲置状态(包括一些新建电解铝厂),国内电解铝市场小型铝厂减产停产,新建电解铝厂依托自身在技术和能源方面的优势,正在逐步增加产量。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出通知,全国销售电价水平每千瓦时平均提高2.2分,对电解铝、铁合金、电石、烧碱、水泥、钢铁等6个高耗能行业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区分淘汰类、限制类、允许和鼓励类企业试行差别电价。电价的提高,将促使电解铝行业中能耗高,技术落后的生产企业关停部分产能,2004年中国电解铝工业正在经历一场优胜劣汰残酷的行业竞争。
附表2004年国内原铝日产量 (单位:万吨)
月份 月产量 日产量
1月 50.17 1.618
2月 48.33 1.667
3月 52.94 1.708
4月 51.26 1.709
5月 54.74 1.766
铝消费有所下降
国家抑制固定资产投资影响铝消费,2003年中国铝消费量511万吨,铝消费的增长主要来自于交通运输业和建筑行业。在中国铝消费中,建筑用铝消费占第一位为34%,交通运输12%,电力11%。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将对铝消费产生长期深远影响,现在正是铝消费的旺季,相关政策对铝消费影响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另外,中国铝加工产业结构不合理,企业众多,大量的都是中小企业,平均产量仅几千吨,不能形成规模效益,产品结构与发达国家有明显差距。电力供应紧张使部分铝加工企业处于半停工状态,广东地区大量的铝型材厂亏损,以上因素都将造成国内铝需求减少。
期铝库存大幅上升
交易所交割仓库库存从1月初的3.1万吨上升至目前的14.4万吨。库存增加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国内铝供过于求。国内铝消费增长的速度低于产量增长的速度,2003年以来国内铝库存(包括交易所、铝生产商、铝消费商和贸易商的库存)都保持在较低的水平,2004年开始情况发生了改变,国内铝库存直线上升,有色金属协会统计一季度铝库存33万吨,上涨了30%左右。
中国铝供应过剩在2003年底已经有所显现,受2004年1月1日出口退税税率下调的影响,使铝锭出口集中在去年年底,2003年11月和12月国内铝出口量超出往年的正常水平。铝出口退税再次下调的市场预期将刺激铝生产厂家出口,5月份国内铝出口量有可能增加,有利于缓解国内供给压力。进出口状况影响铝价
2004年1-4月铝进口增长幅度远远超过了出口增长幅度。1-4月原铝进口228350吨,同比增长了59.5%,原铝出口317763吨,同比仅增长了21.6%。目前,国内外铝比价趋于理性回归,将减少铝进口,有利于增加铝出口。使国内铝供过于求局面得到改善。
在目前国内铝供应略微过剩的情况下,出口将对国内铝供需的调整起到了关键作用。虽然6月1日并没有取消铝出口退税,长期来看,退税税率还将下调,税率下调的过程中,国际铝价和国内铝价的比价关系将面临重新定位。
综合来看,虽然大量能耗高没有竞争力的小型电解铝厂停产减产退出市场,但是新建电解铝厂依托自身在技术和能源方面的优势,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国内铝产量保持缓慢增长。随着宏观调控政策实施,对铝消费影响将逐步显现,国内铝价将进入缓慢探底过程中。在价格机制的引导下,国内铝市场将寻找新的供需平衡点。